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新股资讯 >

陆胜斌:新能源汽车赛道虽好,但当下未必是投资好时机

发布时间:2021-08-10 18:20:26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0日电题:《新能源汽车赛道虽好,但当下未必是投资好时机》

作者 陆胜斌(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频频走强。wind显示,新能源汽车相关指数2021年以来涨幅均超过50%,气势如虹(图1)。是什么原因让资金如此青睐?未来还有上车的机会吗?

图1 新能源汽车相关指数涨跌幅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力

近一年来,新能源汽车多次获政策加持。2020年10月27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40%左右;到2035年,实现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21年将成为实至名归的新能源汽车元年。

从供需关系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供给创造需求”的特征。政策端的大力扶持将会加大新能源汽车的供应,并弱化传统汽车对其的竞争。需求端也是一片大好形势,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92.3%。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上半年,国内汽车总销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仅增长4.6%。同比2019年,汽车整体的销量小幅增长,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出现了井喷,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车辆的快速替代效应。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在经历了2018-2020年三年的平台期后,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至9.4%,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根据《技术路线图2.0》,若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0%,其总销量将达到600万辆。以2020年的销量为基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4.4%的持续高增速水平。

全球竞争格局下的中国希望

中国在传统燃油车方面起步较晚,仍处于追赶阶段,但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方面先发制人,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53% ,位居世界第一,居于其次的是欧洲。不过,据EV Sales网站统计,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反超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随着欧洲对新能源汽车辆的大力扶持,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逐渐形成了中欧对峙的竞争格局。欧洲之所以能后来居上,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欧洲在传统汽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目前以BBA(奔驰、宝马、奥迪统称)、大众等为代表的车企均转型布局新能源,且主打高端,能够在品牌、品质方面快速吸引消费者。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则主要定位在中低端产品,在高端领域并未形成优势。其二,从2019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开始退坡,而与此同时,欧洲纷纷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支持。供给驱动格局下,政策剪刀差使得中欧市场份额此消彼长。

但整体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腾飞阶段,市场空间非常广阔。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5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56%。激烈竞争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占率虽有所下降,但随着政策扶持的回归,仍能享受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红利。

首先,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容,中国车企可以充分挖掘海内外中低端车型的市场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8万辆,同比增长298.1%。新能源汽车掀起了出海狂潮。

其次,在政策扶持下,国内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国产化、本土化优势有利于打造民族品牌,中国有望率先达成由“供给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的良性发展路径。

最后,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随着国内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获得市场的普遍认可。在此背景下,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在内的智能化升级可以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加大盈利能力,挖深护城河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其困局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累了多年技术开发和运营管理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另外,中国国内市场庞大,稀土、稀有金属等自然资源丰富,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仍有不少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比如在动力电池方面。目前动力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两类。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相对成熟、成本更低、更安全,但面临着续航能力差、低温下电池容量低等天然缺陷。三元锂电池则正好相反,造价较高、电池容量大,但不喜高温且安全性较差。国内大部分车型采用的都是相对保守的磷酸铁锂电池,只有某些高档电动车或插电混动汽车采用了三元锂电池。总体看,三元锂电池更符合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但国产电池的容量、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仍需加大研发力度;在电驱系统方面,中国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目前电机效率达到97%的高品质电机主要由欧、美、日的供应商提供,国内大多数主机厂无法生产。由于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大件,总成本占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二,且成本较为刚性,短时间内难有突破,这也使得同级别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车相比没有价格优势。

此外,当前中国汽车的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而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全球供应链因新冠疫情蔓延而被迫中断,全球半导体产能紧张。以功率半导体为例,中国汽车功率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中高端MOSFET及IGBT器件市场基本被欧美和日本厂商垄断。面对这些随时可能被卡脖子的环节,中国需要大力扶持汽车芯片的研发。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好赛道,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共识。不过,随着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出,市场关注度也不断提高,相应股票价格水涨船高,这样的高估值让很多投资人望而却步,赛道虽好,但目前却未必是好的投资时机。(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