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朋友圈刷屏出圈薇娅直播代言的它Wonderlab背后其实是一场资本盛宴?。
不管你来自哪个行业,不管你身材如何,不管你是否喜欢奶茶。
编导赌一包辣条,你在朋友圈一定刷到过下面这个文案。
(图/网络)
Wonderlab的代餐广告,号称朋友圈评论最多的广告。如果不是它,你都不知道原来你朋友圈里还隐藏着那么多(huo)人,更不知道朋友圈里几百号毫不相干的人可以在下面各自聊天。
而在小编的朋友圈里,是这样的……
圈里很多神隐的投资大佬们都给Wonderlab点了赞。为什么?全景财经的文章不香嘛?小编顿时燃起探(ba)究(gua)之心。
先科普下,Wonderlab是一款代餐奶昔,slogan是“喝不胖的奶茶”。成立于2019年1月,其生产方为深圳精准健康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属于小微公司。
那,为什么Wonderlab 能出圈?
因为舍得营销,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需要在朋友圈信息流竞价购买广告,可以按地域、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精准投放,而覆盖范围越大所需要的的投入也越大。根据西瓜数据,在2019年Wonderlab在微信公众号上每月就保持着投放,到了今年3月份,投放数量更是大幅上涨。
(图/西瓜数据)
不仅在微信端,直播带货、抖音、小红书……你所能想到的新媒体平台,它几乎都有覆盖。找明星代言、与包括薇娅在内的许多头部主播进行品牌互动、与喜茶、QQ、超级猩猩等推出联名产品,全方位轰炸出圈,堪称品牌营销的经典案例。
创业团队=创业老手+营销推手
但,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像Wonderlab这样烧得起钱做营销的。
Wonderlab成立至今还不到两年,已经经过了四轮融资。最近的一轮在四个月前,投资方为IDG资本和凯辉基金,交易金额未透露。但是根据公司的股东分布情况看,IDG资本很大可能是通过间接持股方式加入。
(图/天眼查)
Wonderlab背后的投资方还有投资过周黑鸭、百果园、小红书、江小白等众多消费品类的天图投资;专注于“新零售+”的黑桃投资;两位创始人联合创立的奇致美研投资公司等。
虽说各位大佬投资金额尚不明确,但有资本大佬撑腰,营销烧钱也就更有底气了。
横向对比,同类的代餐粉公司中除了Smeal经历了两轮融资,其他都还在“燃烧自己”的阶段。
Wonderlab凭什么获得资本大佬的青睐?
最关键还是,创始团队。
Wonderlab有两位当家人,董事长肖国勋和创始人刘乐,公开资料里找不到年龄,但小编掐指一算应该都是80后。两人直接和间接分别持股29.66%和16.58%,这么看肖国勋是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两位履历类似,都有市场营销的工作经历,肖国勋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曾供职于宝洁、中航等世界500强公司,而刘乐则是前腾讯电商食品类目运营负责人,前宝洁区域市场负责人。都是大公司出来的营销推手,Wonderlab一系列精准的品牌推广难怪能拿来当案例了。
此外,两人还都是连续创业者,肖国勋是美厨创始人、好色派沙拉创始人、路尚地产联合创始人,同时还在28家企业里担任法定代表人。刘乐在另外四家企业里担任股东。
肖国勋和刘乐2014年打造的另一轻餐饮品牌好色派沙拉,就曾获得 IDG、弘道资本、峰瑞资本、东方富海、华诺创投、百福控股等多家投资公司的入股。创业经历丰富,找到感兴趣投资人相信并非难事。
(肖国勋如天女散花一般的股权关系图图/天眼查)
代餐食品的精准踩点
代餐食品赛道也正成为新的风口。首先,它满足了消费者对低脂健康的需求痛点。在Wonderlab的天猫页面上,高蛋白、营养、低卡路里、饱腹、0糖是产品的最大卖点。在“健康生活”几乎成为政治正确的现在,这几大卖点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给追求新颖时尚,想要变美的90后女性。
其次,差异化的食用模式切中“懒人经济”。不用烹煮、不用加热,灌水然后摇一摇就可以当一吨饭吃,简直就是新世纪“懒人”的福音,也让消费者愿意为“方便”溢价买单。
今年7月底,良品铺子(603719)在其天猫旗舰店推出了“良品飞扬”蛋白代餐奶昔,成为零食类上市公司里步入代餐行业的第一家。此前,雀巢中国、百事、康师傅等多个快消品巨头早已涉足这一细分市场。
根据业内的相关数据,2017 年中国的代餐市场规模达到了 571.1 亿元,预计2022 年中国代餐市场将达到 1200 亿元。
千亿市场还是资本泡沫?
只是,代餐到底能成就千亿级市场还是资本泡沫?
从淘数据后台看,Wonderlab的销量并不稳定,在销量最高的9月份,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而低迷的时候还不到300万元,9月过后10月的销售额就回落至1631万元。
(Wonderlab的产品销量和销售额图/淘数据)
在天眼查上,Wonderlab所处的代餐饮品赛道里,竞品品牌就有11家,而代餐市场,除了代餐粉,还包括代餐果冻、蛋白棒、代餐蛋糕、代餐蛋白奶昔等同样主打低卡路里,易饱腹等卖点。
一位食品饮料行业首席研究员对全景网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大,代餐在细分赛道里肯定能跑出几个品牌。但代餐食品的商业模式并不算好,首先产品可选性太明显,临时喝或者时喝时不喝,不具备持续性。其次聚焦人群太少,只有爱美的年轻女性和一些健身人士会需要,没办法成为大众主流,所以综合来看代餐食品并不算大风口。
从最早的某口服液,到某白金,某宝莱奶昔,贴合“变美”“健康”的产品总能占领一段时间热议,得到拥簇者,但是消费的粘度却不高,品牌持续性也堪忧。
所以,你会去买代餐食品么?有哪些品牌你觉得还不错又或者交了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