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顾卫平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金融供给结构的改革,通过转换融资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换,从债权融资向股权融资转换。
由于传统融资存在的弊端,要实现创新驱动,更重要的是要开放融资模式,而商业银行在服务直接融资上大有可为。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当中拥有独特的地位,有庞大的体系、客户群体和资金流量;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投行化的运作,形成新的金融服务链条;财富管理能显著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在融资模式转换过程中,理财子公司是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服务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制度性安排。理财子公司要融入到母行的数字化转型当中,在场景获客、客户服务、渠道体验和开放生态上下功夫。
——顾卫平兴银理财总裁
图 / 视觉中国
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大有可为
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是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思考。当前,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开展间接融资,银行表内的资产规模为300万亿,然而银行理财规模,包括银行和理财子公司,总计只有24万亿。相较之下,国外比较知名的资管机构,比如摩根大通、瑞银集团、东方汇理等,表内与表外的规模比基本上是一半一半。目前对很多商业银行来说,要让表外追赶表内资产规模,压力很大。但招商银行是个例外。今年上半年,招行银行的表外规模增长大幅超过表内规模增长。
理财子公司的发展要
建立在母行对于未来转型的定位
谈到银行理财差异化,大家主要的关注点在投资管理和客户的风险偏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弄清楚理财子公司在商业银行转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母行而言,希望通过理财子公司,在传统的金融服务链条之外形成一个新的金融服务链条。
分析师在测算银行估值时通常用两个指标,一个是息差,另一个是不良贷款率。但现在由于银行经营分化很大,不能只用息差和不良贷款率去看银行的估值。比如,2020年末招商银行的市值为1.4万亿,超过交行3000亿的市值。为什么两家银行的市值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两家银行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去年年末交行表内资产规模为10万亿,利润为780亿;招商银行表内资产规模为8万亿,利润为970亿,但是资本市场对它们的估值差异已经拉大到4-5倍的水平。当所有商业银行都在考虑未来转型时,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商业银行估值逻辑的变化,使得各家银行的高管们深感压力和不安。因此,理财子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要服务于母行整体的战略转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金融服务生态圈,通过理财子公司和财富管理,打开商业银行经营的资产负债表。
打开资产负债表,显然要通过表外业务,也就是客户的资产负债表。从资金的需求端来说,存在多样的资金需求;从资金的供给来说,要将储蓄向投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理财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对接理财的上游即投行,与理财的下游即财富管理。当然,商业银行向财富管理转型、扩大表外资产负债表,不能仅仅依靠理财子公司,也涉及到财富管理开放平台的建设。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转换社会融资模式
当前中国主要采用间接融资模式,未来我们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全球前十大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2.8万亿美元,正好与前十大商业银行管理的资产规模相近,但是前十大资管机构中没有一家中资机构,而前十大商业银行有五家是中资机构。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种经济转型需要社会金融供给结构的改革,主要涉及社会融资模式的转换。这包括两大转换:一是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换,二是从债权融资向股权融资转换。在这个转换当中,理财子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通过提供间接融资服务,掌握庞大的客户体系和资金流量,而理财子公司便是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服务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制度性安排。资管新规要求设立理财子公司,可能最开始的考虑是为了整改存量的理财规模,但实际上更大的意义应该是从顶层设计角度来考虑,是为让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金融供给侧改革、服务直接融资的发展。
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病
传统的融资模式存在很多弊病。首先,企业的负债率过高,长期资本的供给不足,更重要的是企业严重的期限错配、流动性短缺等问题。权益性的融资不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理财的期限很短,理财子公司投资的期限错配受限。现在企业的债务融资工具期限越来越短,理财、基金等资管机构错配能力减弱,导致企业的期限错配持续加大。因而,很多的企业并不是项目出现问题,而是由于资金运用长期化、资金来源短期化,造成期限错配,带来风险。
其次,传统的融资模式还存在风险管理问题。银行通过储蓄的方式积聚社会资金,在积聚资金的也同时带来风险的集中。如果企业以IPO的方式发行股票,股票的投资者可能有几万或几十万人,所以直接融资也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最后,单一的间接融资模式造成融资难、融资贵与资产荒的长期并存。现在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创新驱动,虽然监管部门是支持鼓励的,但是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过程并不顺畅,甚至一些资金停留在金融市场,出现钱生钱的现象。所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创新驱动,更重要的是要开放融资模式,通过直接融资让资金供需更直接高效地无缝对接。
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大有可为
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是大有可为的。首先,是因为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当中拥有独特的地位,有庞大的体系、客户群体和资金流量,而且这几年银行也在不断发展线上线下的服务渠道。
其次,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投行化的运作,形成新的金融服务链条。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的着力点,是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其上游是投资银行,中游是资产管理,下游是财富管理。实际上,商业银行在这几年促进投行的发展。比如,商业银行对科技成长型企业发展投贷联动业务,和私募股权机构募投管退,还与政府的引导基金进行很好的战略合作。通过这些合作,商业银行能够让更多的资金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进入新经济,同时也改变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和业务模式。在并购融资方面,实际上现在很多的并购融资都有商业银行投行部门的参与。因此,如果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投行化的运作,寻找到更多优质的资产,创设理财产品以满足银行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那么商业银行也就形成新的金融服务链条,打开传统的资产负债表的约束。
再次,财富管理能显著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一是拓宽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深度和广度,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狭义的存贷款资产负债表,转变成经营客户的广义资产负债表,使得商业银行从过去的“重资产、强周期、高资本占用”向“轻资产、弱周期、低资本占用”转变。我认为,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对招商银行给予比较高的估值定价和这样的转变有很大关系。从国外商业银行的估值也可以看到,在美国商业银行中,花旗银行的估值比较低,摩根大通的估值比较高。如果分析这两家银行,会发现它们的业务结构有所不同。所以,随着商业银行向资管和财富转型,呼吁银行业分析师们去研究在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估值问题,是不是需要形成的估值体系,给予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差异化的估值。二是降低对存贷息差的依赖,增加非息收入。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已经不完全是存贷款业务。存贷的息差越来越小,如果大力发展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商业银行的内在业务结构、收入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三是增加财富交易结算型存款,降低负债成本,改善资产质量。银行业内人士都担心,如果发展财富管理,存款就会减少。但是事实证明,如果一家银行能够把居民财富管理的账户体系建立起来,通过财富管理带来大量的财富交易结算型存款,这是低成本的负债会减弱对银行资产盈利要求,也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生成率。
构建财富管理的新护城河:数字化
数字化是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新的护城河。数字化一般指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但其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财富管理涉及客户群体庞大、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海量信息持续交互,要实现从“客户-服务-渠道-生态”全旅程的数字化赋能。
理财子公司要融入母行的数字化转型当中。在场景化获客方面,通过建生态、搭平台、扩场景,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涵盖F端、G端、B端、C端的金融和非金融场景。增加客户的接触点,尤其是一些长尾客户。提升客户的活跃度和粘性,提高MAU向AUM转化。在客户的需求方面,理财子公司可以基于本行海量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母行财富管理体系,精准了解客户多元化需求。例如,运用大数据驱动客户分层分群经营,建立360度客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运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搭建专业化、智能化投顾体系。在客户的体验方面,要打造统一客户视图,实现网点、手机APP、网银、电话银行等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7*24小时的服务。优化渠道间交互衔接,打造闭环,确保客户获得极致的体验。最后,需要开放的生态。例如搭建开放式产品服务的平台。不仅连接本行的理财产品,也遴选全市场优秀的资管产品。不仅引入优秀的产品,还要引入优质的服务,建立开放合作伙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