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已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601988.SH)的名字,最近频繁出现在银保监系统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
7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一连披露5份针对中国银行的行政处罚信息,涉及中国银行福州市晋安支行、长乐支行、福州市鼓楼支行、福州市仓山支行、福州市分行,合计罚款300万元,同时部分责任人亦受到警告或罚款。
其中,因未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中国银行福州市晋安支行被处以50万元罚款,张昌凯被予以警告;因个人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以及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中国银行长乐支行被处以80万元罚款,蒋景亮被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因未尽经营性物业贷款用途真实性调查职责、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中国银行福州市鼓楼支行被罚款90万元,赖斯卫、陈宇辉被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中国银行福州市仓山支行被处以30万元罚款;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中国银行福州市分行被处以50万元罚款。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这距离中国银行上次密集收到罚单仅过去12天。
据年报所示,中国银行2020年实现净利润2050.96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28.70亿元,同比增长2.92%。
但是,业绩方面也并非一片向好。2020年该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7%,净资产收益率为10.61%,均较2019年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072.73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290.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6%,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此外,该行净息差持续下行。
针对频领罚单、不良双升、净息差持续下降等问题,《投资时报》向中国银行发送了沟通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频收罚单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银行今年来首次受到处罚。2021年,该行接连收到监管层开出的罚单。
7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多则公告,中国银行三家分行共计被罚款290万元,多涉及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等问题,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具体来看,闽银保监罚决字〔2021〕28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银行闽侯分行因未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被处以100万元罚款,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
闽银保监罚决字〔2021〕29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银行福清分行因理财产品资金投资非标债权资产投前调查不尽职、投后管理不到位,以及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被处以9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郑诚被予以警告,林之防被予以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
此外,根据闽银保监罚决字〔2021〕30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国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分行未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被处于100万元罚款;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
进一步往前追溯,5月21日,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银保监罚决字〔2021〕11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针对中国银行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向部分已签约代发工资客户收取年费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罚没约8761.36万元。
同一天披露的深银保监罚决字〔2021〕52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小微企业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用途不合理,资金被挪用于缴纳地价;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未有效核实贷款用途真实性,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黄金租赁业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深圳银保监局罚款210万元。
5月24日披露的信息显示,根据皖银保监罚决字〔2021〕6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因将利息通过贷款承诺费、银团安排费方式收取;利用非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造成业务数据失真等问题,被罚款90万元。
根据皖银保监罚决字〔2021〕8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国银行合肥颍上路支行因对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
根据皖银保监罚决字〔2021〕10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国银行蚌埠分行因季末时点虚增存贷款业务被罚款40万元。
6月1日披露的廊银保监罚决字〔2021〕1号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银行燕郊分行存在未严格落实住房按揭贷款差别化信贷政策;消费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尽职等违规行为,廊坊银保监分局对其罚款150万元,并责令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而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披露的〔合银〕罚字〔2021〕3号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由于ETC预登记业务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利等7项违规,被央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114.7万元。同时,中国银行合肥分行的三名责任人合计被罚款4.65万元。
可以看出,中国银行贷款业务为处罚的重灾区,其中贷前调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等违规行为频频出现,对这类行为的严肃查处也充分表明了相关部门严监管重处罚的趋势。
今年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要求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加强贷款期限管理、加强贷款抵押物管理、加强贷中贷后管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不良双升
内控不严往往会推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2020年,中国银行不良双升,资产质量承压。截至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072.73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290.38亿元;不良贷款率1.46%,比2019年末上升9个基点,为2017年来最高。
据公开报道,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行不良贷款有所反弹,尤其是海外机构受疫情冲击较大,不良贷款显著上升。境内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境外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油气、航空、房地产业。”
同时,2020年末中国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3686.19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426.96亿元,上涨13.1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77.84%,比2019年末下降5.02个百分点。
净息差连降
中国银行2018年2020年净息差分别为1.95%、1.89%、1.85%。202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其他三大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2.19%、2.15%、2.20%。中国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且2020年净息差在四大行中垫底。
据悉,中国银行净息差在2020年同比下降4个基点,主要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以及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下行。
中国银行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表示,该行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一方面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主动压降高成本存款,集团付息负债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7个基点。另一方面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努力缓解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影响。中国内地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在中国内地人民币客户贷款中的占比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
但是,2021年一季度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78%,依旧下行。
中国银行2018年2020年净息差
数据来源:银行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