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致力于推动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14日会议上提出的,“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9月7日,在PwC 3535金融论坛年度最佳论文奖颁奖典礼上,PwC 3535金融论坛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兼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表示,“双循环”意味着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新基建、新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投资来扩大内需,同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循环。
实际上,“双循环”模式在10多年前已经启动。张礼卿表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按照“两头在外”的模式发展,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生产加工之后,再大量的向海外市场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后来,这种做法得到中央了支持,并演变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出口驱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得到强化,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这种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进口需求显著减少。
“进一步扩大内需,在当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选择。”张礼卿说,百年不遇的疫情大流行导致国际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这对中国的出口无疑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双循环”战略的提出非常必要,也很及时。它既是对过去已经开始的针对出口导向型战略调整的最新确认,也是为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挑战。
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
“‘双循环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张礼卿在活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双循环”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包括继续降低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壁垒,鼓励外国资本流入,对于扩大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促进内循环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对于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中国已决定加快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管理等现代金融服务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希望通过扩大竞争来提升服务质量,使这些服务变得更高效、便捷和安全,促进内循环更好发展。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爆发和本国经济下滑,加上中国债券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外,A股市场存在大量低市盈率的优质股票,外国组合投资对中国的金融开放非常感兴趣。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债券和股票的余额均接近3700亿美元,两者比2019年末余额分别上升13%和16%。外国证券资本流入的增长,对于中国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内需将产生积极影响。
张礼卿认为,尽管受疫情和其他因素影响,某些行业出现产业链外移的情况,但同时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以来,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大幅增长。这说明,中国仍然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国家。为了鼓励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增强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
据介绍,由普华永道主办的PwC 3535金融论坛,主要聚焦于金融学术研究,同时面向35周岁左右中国青年学者开展年度最佳论文奖评选,以鼓励中国青年学者“潜心学研创新,解决重要问题”,同时为金融界发掘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