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应该“先立后破”,先给企业发展和投资节能降耗绿色技术的时间,再逐步提出严格的考核目标。
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冲击而持续低迷之际,中国一些地区遭遇了电力紧缺。发生电力短缺的原因复杂,有的城市因能耗指标而主动限电,有的地区则是因供电能力下降。电力短缺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正常的经济运行与市民生活秩序。
原本在极端天气期间才出现的居民用电紧缺状况,但秋季已经在部分地区发生。根据报道,辽宁省在9月23日开始实施有序用电,对14个市实施事故拉闸限电,虽然要求供电企业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医院、学校、广播、电视、电信、交通枢纽等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用户用电,但是,一些居民区停电停水,交通信号灯、电梯等停止运行。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9月22日预警称,当前供电能力已下降至2600万千瓦,而用电负荷长时间维持在2900万-3200万千瓦,存在300万-600万千瓦供电缺口,若不采取果断措施,电网供电能力将在一周内快速下降至2000万千瓦,供电缺口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意味着电力供应缺口持续增加,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其他一些省市。
以上电力短缺并非因需求骤增或因能耗限电,而是发电部门生产下降,原因是电煤、燃气等发电燃料紧缺,价格持续上涨而电价不涨,导致火电厂发电亏损,不得不减少发电。煤炭紧缺除了需求增加外,主要是淘汰落后煤炭产能与煤炭进口总量下降双重因素造成供给缺口所致,这种紧缺状态自去年持续至今,刺激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由于电价刚性,在煤电价格倒挂的情况下,火电厂不得不减少发电避免更大亏损。
可以看出,要么上调电价避免煤电价格倒挂,以保障发电厂正常发电;要么,大量增加煤炭产能或者进口,缓解煤炭紧缺状态,抑制煤炭价格上涨。到目前为止,这种结构性冲突并未解决。限制煤炭消耗符合绿色发展的政策要求,但是,电力短缺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低碳转型不应该以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推行。事实上,可以考虑通过适度提高电价推动社会节约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而不是以电力供应的不稳定为代价。
全国更大规模的电力短缺是“主动限电”。“十三五”期间制定了能耗增量控制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的“双控”措施,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制定实施《“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并在8月份公布了各地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其中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因此,从9月份开始,这些地区开始通过强行限电措施落实双控,导致大量企业停产,并推动诸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减少能耗不等于减少了碳排放,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不是以降低中国经济成长性为代价。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是一种简化的抓手,但容易形成一刀切的操作,对于究竟哪些企业应该限电,限电后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如企业履约、供应链稳定、原材料价格等,地方政府没有动力去做考量,他只考虑自己的评价考核,这并非科学且市场化、法治化的做法。尤其是,我们必须考虑到减碳需要“先立后破”,先要给企业发展和投资节能降耗绿色技术的时间,再逐步提出严格的考核目标,而不是一开始就用过于严格的指标进行控制,不给企业过渡的空间。
当前,我们需要维护经济与生活秩序的稳定,避免能耗控制带来的混乱继续扩散并影响市场的预期与信心,应该构建绿色发展的科学的顶层设计,改进治理水平,而非简单目标导向,通过层层分割与加码,让市场承受各种不确定性成本。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