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圳,记者 成孟琦)讯,今年8月正值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中国证券行业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实现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管理系统登记证券从业人员总数近36万人,且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三十而“立”:总资产超10万亿元,业务形态丰富,盈利能力提升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 2021年8月28日,中证协将迎来三十周岁生日,百余家证券公司用自己的成长共同庆祝中证协的“三十而立”。
三十年光阴见证了证券行业长足而稳定的成长,今日证券业的规模实力与盈利能力皆实现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7月末,证券行业共有140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超10万亿元。
同时,证券公司业务形态逐渐丰富,由传统的经纪、投行、自营业务,向资管、融资融券、衍生品、场外业务、跨境业务等多元化发展。根据中证协2020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以102家券商为样板,其年度净利润总额为1708亿人民币。2019年数据统计以98家证券公司为样板,其年度净利润总额为1244亿人民币。2018年数据统计同样以98家证券公司为样板,其年度净利润总额为551亿人民币。三年以来,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断攀升,且有极大的增幅。
根据中证协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证券公司总资产为9.72万亿元,净资产为2.39万亿元,净资本为1.86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79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0.45万亿元。
三十而“丽”: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升
证券行业国际化进程中,“迎进来”与“走出去”同样重要。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9家外资控股券商包括瑞信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银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汇丰前海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中国)。其中,证监会近期已对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成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这意味着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将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
近年来,中资资券商以中国香港为“桥头堡”的国际化之路取得显著成效,“依靠本土、立足香港、辐射全球”是一条独特的中资券商“出海”道路。
截至2021年7月,中国证监会核准34家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2019年以来新增3家;核准设立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17家,其中,外资控股证券公司9家,2019年以来新增7家。15家证券公司实现港股上市,其中“A+H”股上市证券公司14家,并有6家证券公司国际业务子公司单独在港上市。
根据中证协数据,2020年34家香港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97亿元,同比增长11.06%;实现净利润59.98亿元,同比增长65.12%;子公司整体净利率17.96%,同比提高5.88个百分点,业绩增长显著。
如今,头部券商“走出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在“桥头堡”香港成功落脚,更是将业务伸展至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印度、南美等地,甚至新加坡、伦敦与纽约这样的传统世界金融中心也有中资券商靓丽的身影。
2021年1月15日,证监会落实新《证券法》,券商境外设立子公司明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另外,此前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硬性条件证券公司净资产不低于60亿元在新规章中被取消。对于想要发力海外市场的券商而言属重大利好,尤其是中小型券商“出海”,从此也有了更多支持。
三十而“利”:247家机构合共从业人员近36万
三十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片巨大的蓝海,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券业人。证券行业提供了三十余万就业岗位,截至2021年7月底,共有247家机构在协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办理从业人员执业登记,其中证券公司129家,证券资产管理公司11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92家,证券评级机构15家。从业人员管理系统登记证券从业人员总数359130人。
截至今年7月,中证协共有会员475家,其中,法定会员(证券公司)140家,普通会员(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资信评级机构、证券公司私募及另类子公司)255家,特别会员(证券交易场所、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地方证券业自律组织等)80家;共有观察员(信用增进机构、网下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类驻华代表处等)350家,成为了中国金融体系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三十年只是个起点。中证协表示,今后协会将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统筹把握好防控风险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引导行业创新发展的常态化服务机制,积极引导证券行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