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新股分析 >

平安回应参与承保瑞幸咖啡董责险:产品有清晰条款故意违反属于免责行为

发布时间:2021-08-03 14:11:01 来源:搜狐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平安回应参与承保瑞幸咖啡董责险:产品有清晰条款故意违反属于免责行为。

针对中国平安参与承保瑞幸咖啡董责险,中国平安管理层4月9日在中国平安股东大会上指出,瑞幸董责险共保体基础层保额为1000万美金,平安的额度不超过两百万美金。产品有清晰条款,故意违反条款属于免责行为。

相关报道:

瑞幸咖啡22亿财务造假被提起集体诉讼 投保的董责险赔不赔?

4月7日,美股周二盘前,瑞幸咖啡宣布停牌,等待更多消息披露。

此前,瑞幸咖啡在4月2日发公告自曝财务造假22亿后,公司股价开盘暴跌逾80%触发熔断暂停交易,随后在40分钟内触发了6次熔断,市值瞬间蒸发300亿,投资者损失惨重。

4月5日,瑞幸咖啡发布声明称,涉事高管及员工,现已被停职调查。瑞幸咖啡董事会已委托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及其委任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全面彻底调查。公司会第一时间向公众披露调查的一切问题。对于涉事人员,公司将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不会包庇,绝不姑息。

但瑞幸的声明显然没有获得投资者的谅解。4月6日收盘,瑞幸咖啡股价再度下跌18.4%,每股仅余4.39美元,市值仅余11.05亿,相比3月份高峰期的110多亿美元市值已经跌去近九成。

美国的GPM、Gross、Faruqi等多家律所宣布,已就证券欺诈行为对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员提起集体诉讼。不过,在这关键时刻,瑞幸咖啡被报道在上市前已购买董责险。

瑞幸财务造假保险公司赔不赔?

据相关报道,瑞幸咖啡董责险保单组成的“共保体”一共有4层,总保额达到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两亿),“底层共保体”由8家中资公司组成,除了中国平安产险外,中国太保产险(承保份额17.5%)、中国人保财险(承保份额15%)、中华联合财险(承保份额15%)、国任财险(承保份额10%)、大地保险(承保份额5%)、锦泰财险(承保份额5%)、前海财险(承保份额2.5%)也在其中。瑞幸咖啡底层保额1000万美元,中国平安产险是“底层”首席承保方,承保底层份额达到30% of USD10m:即平安产险承保30%份额,承保保额是300万美元,按汇率计算约为2127万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平安已经接到瑞幸的理赔申请,中国平安称,正在进一步处理中。中国太保表示:“公司以跟单形式参与了瑞幸咖啡董责险的共保业务,并已进行了再保分出安排。目前为止,尚未收到主承公司的正式出险通知。公司将密切关注,按照保险合同和共保协议处理相关理赔事宜。”

大地保险亦回复本报记者表示:“大地保险以5%小比例参与了该业务的共保,后续大地保险会加强与主承公司的沟通,依法依规处理。”

那么,瑞幸的财务造假是否在董责险的赔付范围内呢?

“董责险”全称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它是董事、监事及高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但这里的“不当行为”,是指诚实的管理团队的“过失行为”,而不包括恶意、违背忠诚义务、信息披露中故意的虚假或误导性陈述、违反法律的行为。

从平安董责险产品责任免除条款来看,保险人对任何刑事犯罪或欺诈行为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而中国人寿财险、安盛天平等多家财险公司的董责险保险条款中,均把“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为、不诚实行为、欺诈行为或重大过失”责任排除在外。

不过,平安董责险产品责任免除条款亦明确,在确定是否适用该项责任免除时,任何被保险人的行为不应被推定为任何其他被保险个人的行为或其亦知晓;除被保险公司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公司秘书(或与前述职位相当者)以外,任何其他被保险个人的行为不应被推定为被保险公司的行为或其亦知晓。

也就是说,董事长、CEO、CFO、董秘这四个关键职位的任职者的个人不当行为有可能被认定为公司行为。

瑞幸咖啡称,公司的独立特别委员会经调查发现,COO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19年二季度起从事了某些不当行为。显然COO并不属于上述四个关键职位。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王鹏鹏认为:“如果是瑞幸高层集体的故意造成行为,致使公司或者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保险公司可以拒赔。”

但案涉事故是否属于保单的保障范围?投保人是否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是否属于除外责任或免责范围?被保险人主张的损失有无依据?事故既涉及保险项目又涉及非保险项目的,责任如何分担?等问题都可能对保险公司是否需要承担保险责任造成直接的影响。

“由于目前并没有看到针对瑞幸的董事责任保险的条款约定,我们也无法判断保险合同对于保险事故的界定,因此无法给出保险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结论。但是,从保险法的基础法理出发,保险公司承保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高管在履职过程故意的行为(如欺诈)给公司造成的风险,保险公司将拒赔。”王鹏鹏说道。

目前正在美国参与瑞幸咖啡相关诉讼案件的美股维权律师、北京郝俊波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郝俊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起诉的是上市公司以及部分高管,被告中没有刘剑,其他高管如果没有责任,依然可以由保险公司来赔付,高管有很多并不是说只有刘剑一个人购买了保险。现在被告是有三个,瑞幸咖啡公司本身及高管CEO钱治亚、CFO Reinout Hendrik Schakel共同作为被告。如果这两个高管没有承认存在证券欺诈、虚假陈述等故意过错的话,就不会影响他们的责任险赔付。从现在瑞幸咖啡的策略来讲,他们的说法是过错都是由刘剑来承担,并没有说高管都参与了,还是有所保留的。”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相关的集体诉讼和赔付或将持续多年。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报告表明,董责险索赔案件无论是驳回或是解决都将更为缓慢,这意味着诉讼时间更长、抗辩费用更多、和解金期望值更高。例如,美国证券集体诉讼案件平均耗时3-6年。

王鹏鹏表示:“由于涉及的案件问题以及当事人众多,往往会经历数年的时间才会结束。但是,就此类案件而言,最后基本上都会以和解的方式结案,以尽可能减少由于诉讼所耗费的时间。”

董责险知名度急速上升

董责险是一件舶来品,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年代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为自己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了董责险。

当上市公司高管遭受索赔时,投保的董责险,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为之提供保障责任。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也多了一份经济保障。

不过,国内董责险的渗透率相当之低。美国Tillinghast-Towers Perrin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59家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中,96%的美国公司和88%的加拿大公司都购买了董责险,其中的科技、生化科技类和银行类公司的购买率更是高达100%。在我国香港地区,董责险的购买率也达到了60%至70%。但购买董责险的A股上市公司却不足10%。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经常跟上市公司打交道,很多人都不知道董责险,知道的也不了解。”

京师国际总部保险法领域知名律师陈雷博曾告诉本报记者:“董责险在我国发展较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我国主要处罚上市公司本身而不直接处罚董事个人的监管模式有密切关系。”

翻看国内上市公司年报,开篇便进行了如下“重要提示”:“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人及连带责任”。

然而,近年来,在监管趋严以及股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高管遭遇真金白银的巨额罚款以及小股东的索赔官司已经不在少数。但目前4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累计有523家上市公司购买过董责险,平均每年投保比例仅为2%,其中,持续投保2年及以上的公司占比仅4成,投保超过10年以上的公司仅有6家。

陈雷博表示:“董责险本应该因董事个人的赔偿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对于证券市场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上市公司为董事个人投保后,可以有效的减轻董事个人因害怕决策失误引起的赔偿,激励董事大胆决策。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后,将引入保险机构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监督董事个人的决策行为。”

不过,该险种自2002年引入A股市场后,18年来尚未有一家国内上市公司公告过该险种的赔付案例。一位开展董责险的财险公司内部人士曾告诉本报记者,因为和上市公司都签有协议,理赔情况不方便透露。

如今,因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董责险的知名度也急速上升。另外,今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对信披违规最高处罚达1000万元,还新增了投资者保护专章,加入了派生诉讼、支持诉讼、代表人诉讼等一系列民事赔偿救济制度,A股上市公司及董监高面临的证券民事索赔风险直线上升,对董责险的关注也提高了。

有保险公司人士透露,从2019年的询价数据来看,主动咨询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00%,近期更是接到了更多上市公司的直接询价。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年初至今,共有61家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今年以来,已有17家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来源:华夏时报)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