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26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期,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6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17万亿元。
到2025年,我国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网络零售持续引领消费增长,高品质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成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电子商务深度链接国内国际市场,企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统筹全球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丝路电商”带动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持续走深走实。电子商务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电子商务成为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成为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到2035年,电子商务成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重要驱动力,成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引擎,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截图
主要任务方面,规划提出:(一)深化创新驱动,塑造高质量电子商务产业;(二)引领消费升级,培育高品质数字生活;(三)推进商产融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服务乡村振兴,带动下沉市场提质扩容;(五)倡导开放共赢,开拓国际合作新局面;(六)推动效率变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七)统筹发展安全,深化电子商务治理。
其中,“统筹发展安全,深化电子商务治理”,要求完善电子商务法规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修订,加快数据立法进程,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统筹数据利用和数据安全。加强新技术应用的规范和监管,完善市场准入规则,细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执法效能,探索建立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监管框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新领域新业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标准治理体系。推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加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引导激励多方市场主体参与信用共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新型消费领域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警示,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
提升电子商务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适应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数字化监管机制,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转变监管理念,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框架,提升协同联动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线上非银行支付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规范发展互联网贷款、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产品和业务,为中小微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线上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企业开展合作,大力支持移动支付企业“走出去”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推动保险机构创新研发适应跨境电商的新型险种。线下一体化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和跨境执法协作,强化监管及时性、有效性和威慑力。优化监管方式,探索线上闭环监管、非接触监管、信用监管等新型方式,强化政企联动,推动政企间数据合法有序共享机制建设。改革监管手段,推进防假打假技术创新迭代,实现对侵权违法行为的精准、快速打击。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进在线争议解决机制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纠纷解决效率、降低维权成本。
构建电子商务多元共治格局。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完善平台规则,不断提升平台自治能力,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引导与监督,推动政企协同,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第三方行业组织力量,助力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电子商务市场治理体系,构建国际一流的数字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电子商务治理,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电子商务治理体系。
关于“强化电子商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规划提出,电子商务规制建设行动。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修订《反垄断法》,推动修订《电子商务法》,制定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的配套规定,完善平台治理规则体系。研究制定数据确权、收集、使用、交易、流动、共享制度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规则。细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则,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引导平台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健全电子商务行业标准,重点开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农村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标准研制。
网络市场数字化监管行动。加强电子商务监管治理协同,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监管,提升对违法行为的精准查处能力,构建可信交易环境,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督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管理,建立健全在线教育、网络办公、互联网医疗服务、智能配送等监管规则,探索包容期监管方式。探索建立“互联网+信用”的新监管模式,引导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平台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加强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溯,依法追究生产经营者责任。
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督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压实平台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其他相关经营主体责任和义务,推动知识产权数据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共享和应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机制,科学评估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治理成效。细化和落实通知反通知制度,健全相关保全制度,加强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衔接。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建设与完善,加大损害赔偿力度。(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