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之后,忽然有很多掮客琢磨着从海外买油田,按照DCF估值折算也就是5-7倍PE,再回国20倍卖给上市公司。
我当时在信达,时不时也会接触到这样的案例。有时候会遇到客户讲,我们很看好洲际油气在哈萨克斯坦收购的区块,我们也想买。我心想那个5亿多美元收购的标的,让我出价的话5000万美元我都不会给,估值方法都不对嘛。后来我才明白那就是人家赚超额收益的地方啊,认知差。
有一次呢,遇到一个小伙子,约我在建外SOHO聊一个项目。咖啡馆坐下来打开电脑,讲这个项目多么符合中国人能源安全的追求,我说好嘛,我们看项目情况吧。他开始讲未来几年产量的增长,在90美元假设下净利润增长多少多少,我就一直指着他的PPT在问你们的资本开支计划是什么样的?现金操作成本呢?如果油价跌到50还有没有净现金流?地租怎么付?还有哪些勘探权益没有,什么什么的。
聊着聊着他突然“啪”的一下把电脑合上了,吓了我一跳。他对我说,郭老师,你专业,我这项目看来是没法卖给你了。然后很有风度的付了咖啡钱,转身就走。
后来到2015、16年,油价从110跌到25美元,这样的人突然就没有了。
倒是我们开始满世界找合适的油田煤矿并购项目,我招最专业的研究员来干这个事情,石油的许博士,煤炭的左博士,就是前一阵戴安全帽路演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