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互通,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态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前段时间,关于阿里巴巴和腾讯将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随着近期阿里巴巴和腾讯相继发布新季度的财报,双方高管在业绩会上也都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首先是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他表示,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平台之间互联开放,结果会是多赢。
张勇还进一步阐述了“互联互通”的好处:“对中小企业,解除外链屏蔽能降低流量费用,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带来更好的经营便利;对消费者而言,则有助于提升生活便利度。从我们了解到的声音来看,这些都是他们的关切”。
而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谈到互联互通问题时则表示,腾讯的生态本质上是开放的。微信的系统建立在让个人、商家等各类用户可以直接互动的原则上,尤其是让中小企业商家可以直接不受限制地与用户产生联系,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原则。不同平台间的打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从阿里和腾讯的回应来看,二者对于互联互通有着不同的态度。阿里表现出的是“响应、支持”,腾讯这边则没有表明直接态度,只是提出“平台打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当外界以为阿里与腾讯的互通很快就能实现的时候,刘炽平的回应,其实对外释放出一个信号,这件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阿里目前对于互联互通积极的态度,放在历史长河中,也存在巨大的反差。因为最早,是淘宝先关闭了微信的跳转通道,当时淘宝以安全的名义对微信进行屏蔽,其实也是牺牲掉了中小企业经营便利以及消费者的生活便利。
只不过当时,微信刚刚成立,用户体量远不如淘宝。但到了今天,根据最新的财报,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为11.8亿,而微信的月活用户为12.51亿。
用包含关系来说,几年前,淘宝用户包含了微信用户,而现在,是微信用户包含淘宝用户。更不用说近几年依托微信生态崛起的拼多多,已经在活跃用户层面超过淘宝。
所以,阿里巴巴对互联互通的需求是迫切的,在消费互联网流量见顶的背景下,它也希望借助微信去盘活更多用户流量。这也是为什么今年3月份,阿里方面会对外透露,已经提交了淘宝特价版小程序的申请,期待和腾讯的合作。
但对于腾讯来说,互联互通在业务上的吸引已经很小,反倒是对平台的规则及管理,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比如刘炽平提到,“资源丰富的平台能够提供大量补贴,那是否会影响到微信平台上的商户;对于其它平台上的假冒、盗版等问题,我们又能否处理;平台间完全不同的商业政策,我们该如何应对,等等。举个例子,不同于其他平台,微信对平台上的商家和品牌不收取任何佣金费”。
近几年,微信生态隐藏商业体量非常庞大,有大量依托于微信生态的商家都已经习惯了去中心化的电商环境,如果开放又回归到中心化的商业逻辑,也会对微信生态内现有的商家带来冲击。
而从平台管理的角度,根据阿里去年披露的一个数据,淘宝每天生成1亿个淘口令,这还是在非互通的情况下,一旦互通,这种数量级的交易涌入,不仅治理难度高,同时也会带来庞大的治理成本。
另外,跳出平台的业务层面,从行业角度来看,互联互通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一位互联网行业的分析人士表示,阿里和腾讯的互联互通,以两家现有的市场实力,可能会造成某些市场领域的进一步集中,这显然不是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
此外,该人士还表示,阿里和腾讯在谈论互联互通的问题时,都没有明确提出其他平台的名称,事实上,如果行业要互联互通,也不会只是阿里和腾讯两家的事情,应该是全平台和全生态的互通开放。
监管部门所设想的互联互通,本质还是从保护竞争,鼓励中小创业者出发。在一些规定中,要整治的也是恶意屏蔽以及无不正当理由的屏蔽行为,所以接下来,阿里和腾讯能否真的实现互联互通,最关键的就是看监管部门,对于这些屏蔽行为的认定是否为恶意或者无不正当理由。
(作者:白杨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