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股权屡屡走上拍卖台,但结局却大不相同:有的备受市场热捧,有的却乏人问津。
“即使正排队上市的银行,它们的股权拍卖也并非都受到市场追捧。这主要受市场投资热度以及银行资产质量影响,导致交易结果不同。”1月27日,阿里拍卖网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上海农商行的80000股股权,以82.8万元成交,较起拍价54.32万元溢价52.43%;重庆三峡银行的股权拍卖则没有那么“火热”,277.99万股,起拍价727.39万元,6487次围观,仅1人报名,最终流拍。
疫情影响下,诸多非上市中小银行股权频现司法拍卖平台。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已开拍或即将开拍的银行股权项目多达3327起。
这些银行多分布在江苏、浙江和河南三地,又以城商行和农商行居多。
交易金额差距较大,最终成交价从3081元到7.09亿元不等。
从交易结果看,截至2021年1月29日,已有1780起项目流拍,占比62.04%。
1月29日,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宏观经济增长承压,银行股东企业经营出现困境的情况日益增多。它们在出现债务纠纷时,将持有的银行股权进行拍卖来偿还债务的情况也在增加。中小银行股权经常出现“流拍”,显示投资人并不认可这些银行股权的估值。
江浙占比近三成
1月27日,华东一名阿里拍卖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银行不良资产和银行股权转让增多,银行受“考核”影响,每年基本都会集中在6月或12月进行“出清”,预计2021年会延续增加趋势。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12月是2020全年银行股权开拍数量最多的月份,高达357起。
比如,大连银行4500万股股权在2020年12月12日第一次拍卖流拍后,当月28日进行第二次拍卖,起拍价被下调至9399.6万元,以评估价的5.6折“甩卖”。
从区域看,江苏、浙江、河南三地的银行拍卖数量分别为544、432和349起。
于百程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一区域分布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法院与拍卖平台对接均有关联。
“线下拍卖涉及利益纠葛较多,贱卖投诉等风险频发。近年来,江苏、浙江两省99%的法院都统一通过网络拍卖的方式对标的进行公开处置。”1月28日,浙江一名阿里拍卖网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称。
上述华东阿里拍卖网人士还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江苏、浙江的互联网发育程度高,网络拍卖得益于流量大、客户精准度高、可控性强等优势,法院、银行等对互联网拍卖的接受度较高。
从标的看,被拍卖的银行股权大多数为中小银行,其中又以农商行居多,股权拍卖达2817起。
1月28日,河南一家拍卖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农商行的地域分布较广、数量多,股权拍卖项目自然也比较多。”
同时,这些中小银行的股东以民营企业为主。当前正处于调结构、降杠杆、严监管时期,不少民营企业股东面临较大经营和财务压力,企业融资需求迫切,客观上造成很多民营企业股东有股权质押和拍卖的需求。
“大部分是因为银行的股东陷债务危机,其持有的银行股权被法院强制拍卖。”于百程表示。
例如,因股东出现债务问题,2020年11月30日,成都银行共计7210.48万股股权以7.71亿元起拍价被拍卖;锦州银行的9000万股股权将在2月5日遭司法拍卖。
葫芦岛银行前十大股东股权质押、拍卖动作频频。
1月21日,阿里司法拍卖网显示,沈阳大君瓷业有限公司持有的葫芦岛银行1.56亿股股权再次流拍,该公司为葫芦岛银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78%,目前该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闯A”银行股权交易分化
2021年年初,多家谋求A股IPO的银行股权正在拍卖。
2月1日,筹备上市多年的乌鲁木齐银行2265.98万股股权将被司法拍卖,起拍价合计6837.82万元。
追寻“上市梦”十年之久的洛阳银行,也有16484万股股权将于2月18日开拍,起拍价4.53亿元,较评估价约九折左右出售,是2020年以来的少数“过亿”银行股权拍卖项目,能否吸引竞买者值得期待。
回顾2020年银行股拍卖情况,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同属备战A股上市的银行境遇相差悬殊,交易热度出现分化。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2020年以来,出价次数最多的银行股权拍卖项目中,上海农商行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名列“前茅”。
安徽马鞍山农商行的115.5万股股权被出价181次,成交价380.776万元,远超起拍价292.22万元。目前,该行尚处“预先披露更新”阶段。
上海农商行的社会自然人股80000股,被出价296次,最终以82.8万元成交,较起拍价54.32万元溢价52.43%。上海农商行于2020年11月26日首发上会获通过。
“上海农商行除了‘上市的利好以外,卖方也可能会通过使用数据增值服务产品‘加分,通过数据的手段挖掘和匹配出一些合适买家,即时推送拍卖信息,以实现更多人关注和愿意出价,从而加速成交。”上述阿里拍卖网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有些同样处于排队IPO期间的部分银行则没有那么幸运。亳州药都农商行的14.98万股股权,起拍价74.91万元,在第一次拍卖中4377人围观,但最终流拍,其多笔80000股股权将于2月19日开始拍卖。
重庆三峡银行的277.99万股股权也以流拍告终,该行2020年曾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当的违规行为接“罚单”。联合资信在三峡银行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上升,信贷资产质量存在下行压力。
正在排队上市的中小银行股权价值待沽,交易市场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中小银行的谨慎态度。
于百程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部分股权拍卖的银行在上市进程中,受银行本身经营状况及上市进展等影响,成交情况不同,对于上市预期好的,经营能力强的银行股权拍卖成交率会高一些。
对于后市影响,于百程表示,“因为拍卖的股权占比一般比较小,不会改变银行的控制权变更,对银行经营一般不会产生实质影响;但频繁的流拍,对于银行的品牌也会产生不利因素,投资者吸引力下降。”
超六成流拍
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频遭“冷遇”。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已结束拍卖或变卖的交易结果来看,2020年初至2021年2月28日期间开拍的项目,共有1780起流拍,占比62.04%。
据阿里司法拍卖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法院拍品上拍流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次拍卖、第二次拍卖和变卖,银行股权第一拍卖和第二拍卖的竞价周期是一天,而变卖的周期则长达60天。
变卖时间跨度远高于一拍、二拍,但即使在如此长的周期内,很多银行的股权最终仍难以交易成功。比如洛阳银行的33.8万股股权,当前价77.06万元,变卖已经进行到“尾声”,2月9日结束,4703次围观,却0人报名。
对于中小行股权频现“流拍”,于百程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主要是价格不合适或者银行股权吸引力弱,实际上在资本市场上近几年优质银行股权很多也跌破净资产,区域性中小银行本身也面临增长放缓及坏账上升的经营压力。
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有不少银行曾因资产质量不佳、不良率飙升、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导致股权拍卖屡次流拍。“现在竞买人最关注的要素就是年化收益率。”河南一家拍卖行的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比如,大连银行的4500万股股权在2020年末一度降价拍卖后,被围观逾千次,但最终没能等来买家。截至2019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升至3.93%,较年初增加1.64个百分点。该行披露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大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6.88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降23.04%。
从标的价格来看,价格高的银行股权降价前多流拍;价格低的银行股权受追捧。山东沂源农商行的1134股股权以3081元成交,高于起拍价81.13%;杭州联合农商行4%的股权,市场价10.67亿元,起拍价7.47亿元第一次拍卖流拍后,在第二次拍卖中以7.1亿元成交。
对于拍卖降价规则,时代周报记者咨询了阿里司法拍卖相关人士。对方介绍称,“一般来说,第一次拍卖起拍价不得低于评估价或市场价的70%,第二次拍卖的起拍价不得低于第一次拍卖流拍价的80%,变卖的起拍价与第二次拍卖的起拍价相同。”
“但实际上,内网系统上不会强制进行价格限制,有特殊情况的话,会建议法院内部合议做决定。”上述人士称,在此情况下,标的起拍价门槛相对较高,这也是投资者围观却不出价的一大原因。
河南一家拍卖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如果是很好的资产,买方第一次拍卖也会出价;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买方为了减弱“门槛”或等待更低的价格,在前面的拍卖中都是“走个过场”,根本不会出价,所以导致很多项目产生流拍。
于百程也表示,“拍卖的股权多数比较小,只能财务投资,真正想要银行股权的机构并不感兴趣;同时可能存在宣传不够,司法拍卖平台上股权投资者少,股权并不像房产那样标准化,所以更难被一般投资人接受。”
此外,中小银行内部股权不清晰、公司治理不规范等,也都影响了投资者对部分中小银行发展前景的判断。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建议,中小银行若要形成自身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完善公司管理治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董监高等岗位职责,做到权责明晰;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业务治理,做好风险隔离,形成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