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有企业债券违约规模达828.35亿元,同比上升473%,其中92%为AA+级以上债券。
信用债违约潮下,一些债券发行人选择展期,但仍不免违约。
1月21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债券市场协议展期事件有所增多。全年新增协议展期债券35只,规模27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17%和31.76%。展期债券中,仅1只完成兑付,规模2.5亿元;有3只展期后仍发生违约,规模15亿元。协议展期债券发行人共23家,同比增加8家。
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持续受到关注。2020年债市违约规模增长不大,但国企违约大增,一定程度影响投资人信心。
根据中央结算公司数据,2020年,债券市场新增违约规模1253.75亿元,同比微增1.68%,低于2019年4.99个百分点。从违约只数看,2020年新增违约债券113只,同比下降30.25%;从违约主体看,违约发行人共36家,同比减少26家,其中首次违约发行人21家,同比减少23家。
2020年新增违约或展期债券以中高等级债券为主,评级在AAA级、AA+级的违约或展期债券规模分别为731.16亿元和457.94亿元,合计占比超83%,较2019年上升29个百分点。违约或展期债券评级上移主要由于国有企业违约增多,2020年国有企业债券违约规模达828.35亿元,同比上升473%,其中92%为AA+级以上债券。
2020年,债券违约处置机制陆续建立。去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明确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有关事宜,到期违约债券应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平台和债券托管结算机构予以转让,并采用券款对付结算方式办理债券结算和资金结算。去年3月,交易中心发布《银行间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规则》。去年8月,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清所联合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到期违约债券转让结算业务规则》,标志着银行间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结算机制的建立。
债券违约、置换等相关规定也发布。去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围绕构建统一的债券违约制度框架,对发行人恶意逃废债、债券募集文件薄弱、市场化违约处置机制不健全等若干问题提出统一的解决方向,推动债券市场违约处置向市场化、法治化迈进。
2020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7.75万亿元,同比增长39.62%。其中,中央结算公司登记发行债券21.87万亿元,占比57.94%;上海清算所登记发行债券9.69万亿元,占比25.66%;交易所市场新发债券6.19万亿元,占比16.40%。
(作者:辛继召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