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孩子的限制性保护也成为了近年来国家发力重点。游戏具有时限、视频网站专门的青少年模式等等,在家里,我也是尽可能的不让孩子自己触网。毕竟孩子自身不完善的鉴别能力和极强的好奇心会导致其在面对不良信息时,极易踏入诱人的陷阱。
但因工作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无法确保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很难兼顾孩子的网络社交需求与未知风险的规避。
难道真的要用一刀切的方法阻断孩子与网络之间的联系吗?理论上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同样会引诱其逆反心理的出现,得不偿失。
那电话手表如何呢?说起来也挺惭愧,第一次接触电话手表的概念还是从孩子的口中得知,“身边的小伙伴都有,也给我买一个吧!”,当初误以为是其攀比心理所导致,毕竟我小的时候也经常因为身边的孩子都有,因此开口向父母索要玩具。殊不知,电话手表早已成为孩子们用于交朋友的主要工具。
社交监管机制,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
在了解了一段时间过后,发现目前的电话手表大多围绕“安全”两字来进行,而其中市场占比最高的品牌是小天才,孩子也一眼认出了这就是身边小朋友都戴的“那块手表”。既然是针对儿童市场,其具备的社交属性有没有相应的优化措施呢?
事实上,小天才不仅是一款能保护孩子安全的手表,在阻止不良信息传播这种维护孩子身心健康方面也有不小的建树。
在学校有老师进行监管,作为家长我大可放心。而在网络上,即便是其他孩子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下意识的进行传播,在小天才电话手表上也不会实现。在孩子使用微聊进行聊天时,如果传播一些色情、暴恐、违禁、涉政、谩骂等文字语言,接受方所显示的会是一条“该消息含敏感内容”的提醒;而在图片视频方面,其同样有对不良内容进行精准鉴别的能力,也就是说,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在具备社交属性的同时,针对儿童的适龄范围会对不宜接触的信息进行屏蔽,能有效阻断不良信息传播的途径。
(识别后显示结果示例)
当然,治标也要治本。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初期,会有显眼的警告提醒,而当使用者多次发布违规信息后,相应的惩罚机制也会被触发,严重则可导致禁言。在某种程度来讲,这种惩罚机制也会让那些已经被不良信息所困扰的孩子主动克制自己的行为。
鼓励真实交友,减少来自外界的未知风险
互联网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相距甚远的两个人也会因为其开放性产生联系,尽管并不清楚对方到底是谁。同时 ,这也会带来许多未知的风险,像如今常见的电信诈骗、网路虚假交友等等,都是这种风险的真实写照。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讲,在网络上遇到类似风险的概率丝毫不会降低,反倒会因不健全的心智容易轻信别人造成导致严重的后果。比较让我放心的是小天才用户群体都是涉世不深的孩童,且交友窗口都是比较可控的。
我经常带着孩子在楼下公园与其他孩子玩耍,看到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配上了类似的电话手表。而且这一变化也带来了我意料之外的现象,以往比较内向的孩子会在相处融洽的孩子面前主动提出“碰一碰”的请求,不要误会,这只是小天才电话手表面对面交友的一个方式。而在这之后,孩子们相约也不仅靠默契,在小天才上发个消息,孩子立马就开始催促我该下楼了~
作为家长,这种健康的娱乐交友方式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毕竟在这个人人都依靠网络对话的时代,让孩子保持纯真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有助于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另外,除了这种线下的交友方式,孩子也可以通过线上进行添加好友,不过这个渠道相对线下就比较严苛了,更准确的形容是家长会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在对方提出申请后,需要在绑定的设备上的“家长管控APP”查看,验证对方身份后经过我同意才可以完成整个流程。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通过实名制的好友可以分清是否适合孩子进行网上社交,不让有心之人有可乘之机;二是以后若出现问题,也有迹可循,解决起来相对来说也方便许多。
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具有两面性,在带来更开放、更便捷的窗口的同时,风险也与之并存。而小天才帮我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困扰,在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的同时,避免不良信息和未知风险的趁虚而入。
而对于孩子来讲,这种具有约束力的科技产品也远比家长强行介入来的更为有效,其欣然接受,家长也能放心,面对这样一款电子产品,作为家长的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