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8日电 (王蕾)创新驱动背景下,支持科技创新成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蓝海领域。2021年工商银行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建设银行面向“专精特新”,率先打造“不看砖头看专利”的“技术流”信用评价体系,覆盖全国27.7万家高新企业,“创业者港湾”为9000余家入湾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300亿元;中国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提供综合性支持约1.26万亿元;交通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债贷全融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中新经纬举办的2021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会上表示,未来,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可进一步围绕AUM(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和FPA(客户融资总量)两大指标做好文章。
曾刚表示,商业银行支持科技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当前多数银行将AUM作为零售业务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个别银行对公业务方面也创设了FPA指标,这实际上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融资方式和全方位服务的理念。
“这两个理念把握好了,可能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方面会有更多创新。”曾刚说,“具体到产品层面,不同客户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大的理念和方向方面,这两方面还是有很多文章可做。”
曾刚表示,以往资本市场对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敏感度比商业银行要更强,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支持科创企业时要从传统的、单一的银行贷款转向投行商行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多元化服务。
“当前,银行对很多大企业客户已经开始进行综合化服务,对科创企业而言,这样的服务需求更为突出。”曾刚说,“比如投贷联动,不见得一定是银行主导,但一定要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多元化服务。”
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李健在同一场合表示,从年报来看,上市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客户、支持硬科技转型方面都作出了很多成绩,无论从信贷额度还是从服务客户的覆盖面都有所提升。
不过,因为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和全生命周期发展特点,跟银行自身信贷经营模式实际上有一些天然的矛盾;从社会评级、信用体系建设角度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也缺乏公认的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和对不同新兴产业创新价值公允的评估机构或系统,基础设施依然有待健全。
“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就要求我们银行业纵然面对一些挑战、问题和瓶颈,还是要在支持硬科技和科技创新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和变革。”李健认为,银行至少可以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尝试探索。
一是切实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实体企业客户真正融资需求,让银行信贷人员、业务人员离客户更加近;二是国有大型银行更注重发挥集团化、综合化的服务优势,构建大生态服务场景;三是发挥综合化经营的子公司牌照优势,发挥牌照协同作用,通过投贷联动、构建产业引导基金、跟金融业生态圈内外部合作的方式等,加大对硬科技、“卡脖子”关键技术瓶颈的金融支持;四是更加主动对接资本市场;五是国家从政策层面也要更好地做好配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已有银行通过研究赋能,把原有的信贷审批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研究规划部门组成一个铁三角,通过综合服务方式去服务新兴产业客户,解决相关瓶颈。”李健介绍,“还有联合信贷审批部门、投资银行部、私人银行部、科技部门、研究部门打造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新服务体系,通过集团化优势弥补原有服务短板。”
李健表示,未来我国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占比逐渐提升,银行业也要更加主动作为,对接资本市场。
“现在有银行提出,从过去只经营银行自身资产负债表,变为同时关注和经营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更高质量发展。”李健表示,实际上这内嵌了一个理念,即客户才是未来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李健建议,政策层应为银行更好支持科技企业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数据来源方面,健全政府部门数据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将科技创新企业的工商、税务、司法、海关等大数据平台信息流打通,减少银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此外,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第三方权威机构等构建更好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和科技创新专家评价机制等,以完善的专家咨询体制、知识产权评估体制、科技创新价值公允估值体系更好地为商业银行提供第三方服务。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在讨论中表示,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国有大行而言,应该进一步发挥多元化优势,把基金、保险、投贷联动、证券等各类金融工具都用起来,提供综合化服务。同时,从传统信贷层面来看,国有大行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现在,各家大银行对科技金融都从战略上给予高度重视,均从机制体制、管理体制上作出了新的安排。比如,专门设立了一些科技专营机构,好多设立了科技支行。”王家强说。
王家强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科技支行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家。其中浙江创新环境比较好,区域内科技支行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专营机构会作出一些更为精细化的安排,在社会性评审、融资方案管理、信息管理平台等都会作出一些精细管理。未来,针对科创企业提供的服务应该跟以前不重视的情况下会有很大不同。”王家强表示。(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