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清华大学报告: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将比较常见可适当放松参控股股权限制。
5月22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半年报》(下称《报告》)显示,从宏观层面看,2020年我国整体系统性风险水平虽有小幅调升但迅速回落,并在2021年趋于稳定;从微观层面看,分行业来看,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中枢的银行业中积聚明显,在2020年上半年迅速上升,随后呈下降趋但仍有反弹。
“宏观风险基本上是在警戒线之下,主要是宏观经济表现比较好,在消费和投资都恢复不是很强劲的情况下,出口和房地产投资成为支持宏观经济稳定复苏的支柱;同时金融监管政策灵活调整,也支撑了经济稳定恢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皓解读称。
微观层面上,《报告》测算了目前上市的83家金融机构微观系统性风险指标:系统性预期损失值(SES)、条件在险价值(⊿CoVaR)以及系统性风险指标(SRISK),并将它们按照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个子行业来做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边际贡献最大,去年上半年有明显增加,在下半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以系统性风险指标衡量来看,《报告》显示,国有行和农商行的边际贡献处于高位,股份行和城商行下降明显;以系统性预期损失值衡量来看,城商行最高,农商行贡献日益显著。“因此,从风险边际贡献角度,需要持续关注城商行、农商行。”
“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金融风险暴露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具体而言,包括延后暴露不良贷款的规模是否可控、融资平台破产清算风险、产业债无序违约封信啊、弱资质房企风险、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等均是潜在的风险点。”《报告》提醒。
以延后暴露不良贷款为例,《报告》认为,当前阶段,疫情仍有反复,消费复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时间换空间可延后风险的暴露,在需求相对不足没有较好解决以前,成本上升的压力又紧接着给小微企业存上带来新的挑战。”
《报告》同时指出,面对此次疫情冲击,国有行、股份行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对大量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部分城商行也承担了大量的无还本续贷,这些业务将来都可能造成不良规模的反弹。“考虑到当前风险并没有被充分揭示,加之部分银行掩盖真实不良、虚假或非洁净出表的可能性,正如去年半年报所提到的,时滞的不良贷款反弹是较大的风险隐患。”
“因此,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在将来不仅要缩表,而且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也会更加常见。就当前来说,一二级资本金的补充与不良处置力度的加大是当务之急,金融机构应利用好政策延期的窗口期,以时间换空间,放风险与未然。”《报告》称。
为此《报告》建议,对于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吸引战略投资人进入,优化股权结构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因此股权限制在将来可适当放松,应鼓励优质银行参控股中小银行,实现业务的联动,此外还应鼓励长期资金如保险等参与银行股权。”
《报告》还提出,对于不良贷款规模反弹风险,当前应加快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不良资产处置等操作的法律依据,从法律角度加以保障与完善,除一级市场外,不良的二级市场更要健康发展,在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则体系与配套政策,提升流动性。“该类业务的合规性也需要银行机构充分重视,切忌以虚假方式掩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