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讯
创投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不回家过年的医护人员:节假日与我们无关,8小时1班要完成1000多次手部消毒

发布时间:2021-02-08 12:19:46 来源:时代财经

新冠疫情的话题贯穿2020年始终,即便时间的指针已经拨到2021年春节,防控形势依旧严峻。

对于低风险地区的人来说,除了出门、上下班通勤戴口罩,生活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仿佛疫情离自己很遥远。

当时代财经走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看到被防护服包裹得密不透风的工作人员,临时搭起的白色帐篷和发热通道,以及用于核酸检测的板房,依然能感受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感。

广医三院大门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发热患者通道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春节返乡季的到来,巨大的核酸检测需求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紧张。临近中午吃饭的时间,负责核酸检测的采样护士苏敏才勉强挤出10分钟来接受时代财经的采访。

一个班轮下来,要完成近千次手部消毒

苏敏在广医三院做了22年护士,每次上早班的时候,她习惯了早上6点起床之后,喝上一大杯水,这倒不是出于“养生”的考虑,因为上班穿上防护服,戴口罩、帽子和护目镜之后,就没有喝水的机会,也不能上厕所。

发热门诊护士苏敏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防护服如果脱下来只能重新换新的,一般护士都坚持长时间穿着,因为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紧急情况;频繁换衣服也花费时间又浪费物资,即使中途想去厕所,一般能忍就会忍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苏敏解释到。

她本是中心注射室的护士,去年8月自愿申请去发热门诊,门诊的人手都是从各个科室调过来的。

苏敏的工作就是在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门诊两边跑。

长年累月的高节奏工作练就了她雷厉风行的气质,疫情发生后,工作节奏变得更紧张,早上到达医院后,她熟练地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做好采样区的清洁消毒,大概需要花费15分钟。

工作年限久了,苏敏觉得自己很能熬,但体重下降的信号说明高负荷工作对身体的巨大消耗,她每天正常吃喝,体重却轻了近10斤。

进入1月以来,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出台相关政策,全国各地返乡人员(不分高中低风险)需持7日内的核酸阴性检测证明才能返乡,核酸检测需求瞬间激增。

广医三院做核酸检测的人也多了起来,周一和周五大概有一千多份样本,其他工作日一般是五六百份样本。

咽拭子采集处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一个白班轮下来需要8个小时,护士们需要完成近千次手部消毒,更换十几次手套,装医疗废弃物的大垃圾桶则要倒上五六次。

几十秒的取样,最难一次花了45分钟

很快,一天繁忙的工作就开始了。

每一份采样都要做到精准零失误,采样时要在两侧扁桃腺或腭弓、咽后壁至少来回刷3到4次,确保每个位置都擦拭到,并停留足够时间,这样才能保证采样成功。

苏敏说,核酸检测看似简单,采集咽拭子只需要不到1分钟,实际上还有很多准备和收尾工作,包括核对姓名、贴标签、采集样本、更换一次性医疗用品等等,整个流程下来并不轻松。

让苏敏印象深刻的一次取样,整整花了45分钟。

“来采样的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一进采样室就特别慌张,我刚把鸭舌板放到他口腔里,他就想呕吐,折腾了很久也没有成功。他一直等到我们快下班,也是当天最后一个做核酸检测的。后来我们又尝试做鼻拭子,但他一看到棉签就想吐。最后我的两位同事扶着他,一个扶着头,一个按住手,才勉强取样成功。”苏敏哭笑不得地说道。

谈到就地过年政策,苏敏说,节假日和医护人员没多大关系,一直以来医院都是正常上班,只是春节假期,病人可能会少一些。

与工作了22年的苏敏不同,2018年才大学毕业的黄淑莹神态中仍透着一股学生气。毕业之前,她在广医三院急诊科实习了1年,最后顺利留下了。

急诊科护士黄淑莹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急诊接诊区做核酸检测的人比发热门诊少一些,主要是急诊入院的病人,相应地,每天也只安排了2位护士兼职做核酸,一个还要负责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救治,另一个负责急诊接诊区的病人输液等工作。

本就繁忙的工作加上核酸检测,黄淑莹忙得更不可开交。

急诊科两班倒,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半,夜班从下午6点半到第二天8点半。去年年底,黄淑莹和同事将一名阳性病人转送到广州市第八医院集中隔离点,病人7天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第8天才验出阳性。

“病人有200斤,发烧还伴有肾病综合征,腹部插着引流管”,一路上黄淑莹都在观察病人的状态,担心引流管的夹子松掉。将200斤的病人转移到病床更是个艰难的工程,当时广州气温在10度以下,黄淑莹和同事全都汗流浃背,衣服湿透了。

工作中黄淑莹也偶有情绪崩溃,有段时间她一直感冒发烧,虽然核酸检测阴性,但状态依然很糟,晚上上完夜班,早上回到家后,黄淑莹全身没力瘫在床上,等舍友下班回来才能带点吃的给自己。

说到这里,黄淑莹眼眶红了起来,她说自己只是小病就如此难受,有些重症病人,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难以想象,所以要多站在病人角度去理解他们。

疫情下检测工作更受认可

不同于采样护士需要近距离接触病人,检验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一根根试管。

广医三院的分子实验室原本主要负责病原体核酸检测,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沙眼衣原体,淋球菌,EB病毒等,还包括除新冠外的其他13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子实验室从去年2月开始做核酸检测,到了4月又进行了改造,将其中一个房间单独作为新冠检测的实验室,可以提供24小时检测服务。

广医三院分子实验室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目前分子实验室有6名医生专门负责核酸检测,实行4班倒,每个班次4个小时。

实验室组长李磊已经四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对医护人员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今年提倡就地过年,我们也没有太多情绪起伏,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过年如果要回家,还得跟别人换班”,李磊说自己不好意思去麻烦同事。

分子实验室组长李磊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分子实验室一开始没有空调,李磊说每次穿防护服都很痛苦,进去不到一个小时汗流浃背,去年4月改造升级时装了空调,现在体感舒服了很多。

即便如此,随着春节返乡季到来,标本数量激增,最多一天有1100多份,一来就是满满一大框,李磊的工作容不得任何放松和闪失。

进入实验室要先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防护面罩上全是水汽,还会有憋气缺氧的感觉;再加上隔离区只可以人和样本进去,扩增时漫长的等待,这期间不能吃东西、喝水和上厕所,这些对于检验者的体力耐力无疑是多重考验。

李磊向时代财经介绍核酸检测的流程,1个班次通常安排2个人,1人做好三级防护后,进入核酸提取房,将样本打开,从中吸出200微升的样本放到核酸提取板,然后再放到自动核酸提取仪里面,涉及开盖的环节,感染风险会大很多。

核酸提取房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核酸提取结束后,工作人员吸出5微升样本到扩充试剂里,再通过传递窗转移到扩充室。扩充室的工作人员负责上机、结果核发工作。尽管单份样本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但多了就容易混乱。

扩充室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去年从汕头大学毕业的张梦圆也是分子实验室的一员,疫情期间缺人手,张梦圆临时被调去做核酸检测,对工作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就是常规三项:血、尿、大便,但现在检验科格外重要,临床做手术都需要核酸检测结果。”

在做核酸提取的张梦圆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李磊也很欣慰地看到,更多临床医生比以前更了解检验科了,也更认可检测工作。他告诉时代财经,以前大家可能觉得检验科只是一个辅助科室,提供辅助诊断的报告,但疫情之下,检测工作地地位提升了,也有更多人知道我们的辛苦付出。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