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保险行业前8月经营数据出炉。总体来看,保险行业前8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5%,虽然增幅较去年同期减少5.88个百分点,但增速持续回升。
健康险环比收入下滑
1-8月,寿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8%。其中,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391亿元、5205亿元和4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15.1%和-6.4%,寿险增速延续改善态势,而健康险与意外险环比有所下滑。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预计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红利已经基本释放;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预计主要受制于暑期出行限制影响。
同期,寿险公司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94万亿元,同比增长0.86%。其中,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5343亿元,占比18.15%,同比下降18.59%。
9月28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0》指出,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长期来看市场利率中枢大概率震荡下行。同时,“资产荒”现象仍在延续,保险资金中长期配置压力有所加大,再投资风险有所增加。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利差损风险增大。部分公司对利差损风险认识不够充分,需关注这些公司万能险带来的“软性”利差损,防范调节机制失灵。
此前不久,银保监会根据非现场监测情况,发现部分人身险公司万能险账户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存在利差损等风险隐患,为此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总经理和总精算师。如今,市场上万能险账户实际结算利率普遍下调至5%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寿险公司2020年“开门红”已经打响。9月27日,中国人寿正式对外宣布,已于近日推出国寿鑫耀东方年金保险产品。这被视为2021年“开门红”的第一枪。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寿险行业实现了“量”的高速增长,同时面临着“质”的多方面不足:产品风险保障程度不足且严重同质化,竞争焦点集中在短期营销费用投入等低效率阶段,代理人队伍大进大出现象突出且专业化能力素质不高,科技建设创新成果碎片化且多集中在营销领域,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逐渐落后于现阶段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只有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改革、探索创新发展动力,才能保障行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车险综合改革前有“冲刺”动作
1-8月,产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394亿元,同比增长8.36%,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2.63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车险综合改革将对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产生明显影响。9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
同期,车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463亿元,占比58.15%。刘欣琦认为,考虑到车险综合改革已经实施,预计基准纯风险保费、附加费用率、自主定价系数及NCD系数四大因素将共同影响车均保费,短期内车险保费增速预计受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产险公司在车险综合改革前有“冲刺”的动作。8月单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93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10.1%,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8.9%,车险增速年内首次超越非车险。
对此,太保产险总经理助理席于林表示,从行业运行情况看,车险综合改革一周有余,商业险保费呈现出下降态势,交强险保费略有下降,同时费用率也在下降。由于车险综合改革刚刚起步,需要持续观察。从长期来看,相信车险的经营情况会逐步趋于稳定。
整体而言,车险综合改革是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通过对价格、保障、服务、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为消费者提供实惠和便利。具体包括:一是交强险责任限额大幅提升;二是商车险保险责任更加全面;三是商车险产品更为丰富;四是商车险价格更加科学合理;五是车险产品市场化水平更高;六是无赔款优待系数进一步优化。
目前,银保监会正在密切监测市场情况,确保车险综合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为严防恶性竞争再次露头,保证改革开好头起好步,多地银保监局针对当地车险市场秩序开展随机检查,对于违反市场秩序、违反条款费率的,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于 8 月《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 案(2020-2022 年)》中明确指出,财险公司要改变“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要走出费率低价竞争的怪圈,转而聚焦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路线,改进业态模式,深耕细分市场,开发多元化产品,推动服务创新,打造围绕保险的生态圈服务体系。
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活跃
8月末,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总计20.52万亿元,为总资产的91.88%。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10.67%。
其中,银行存款2.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31%;债券7.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53%;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7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38%;其他类投资7.7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07%。
保险资金在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明显比以往更活跃。截至9月23日,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共19次举牌A、H股上市公司股票,2019年、2018年、2017年分别为8次、10次、7次。
这几日,保险资金又跃跃欲试。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信息,9月23日,中国平安耗资3亿港元增持1080万股汇丰控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8%,再度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
9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公告显示,国寿股份增持并举牌工商银行H股股票。据悉,9月21日,该公司通过港股二级市场买入工商银行H股股份,增持资金来源为保险责任准备金。交易完成后,该公司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份约43.59亿股,持股比例由4.9989%上升至5.0219%。
当前,保险资金普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趋势。权益资产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中长期维度具有较好的吸引力,随着中国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金融深化、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的持续推进,权益市场长期来说存在巨大机遇。
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设置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不过,《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0》指出,2019年,股票市场回升,多数公司主动加大了股票的配置比例。保险行业投资股票财务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均同比大幅上升,但仍有近两成公司投资股票亏损。配置股票比例较高且收益率较低的公司面临较大的权益价格波动风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国相继爆发,全球资本市场强力震荡,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波动与减值压力增加。
(作者:李致鸿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