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高送转股一时爽面值退市泪两行!这些坑人的股票都有这个特点。
高送转股一时爽,面值退市泪两行。
数据显示,在目前股价低于2元的9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8家公司最近5年实施过高送转,其中不乏10转20股的高比例送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分到手的现金才是分红,高送转只是将股票打散。低价股票可吸引更多的投资人。高送转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是企业背后的经营。由于缩股是否可行还在讨论,高送转理论上是一些企业自己给自己挖坑。
多家退市股曾高送转
今年以来,退市美都、盛运退、神雾退、天宝退4家公司因为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触发面值退市条件,已被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目前处于退市整理期。
此外,退市锐电、天茂退等公司由于触发面值退市条件,已经完成了退市过程。
上述被实施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大多涉及资金链断裂、财务造假、违规担保、关联方资金占用、经营不善以及盲目高送转等问题。其中,高送转所占比例较高。
以“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为例,公司上市以来,合计经历了4次送转和2次增发。其中,2011年为每10股转8股,2013年为每10股送9股,2015年为每10股转6股,2017年为每10股转4股。频繁高送转使公司股本不断扩大,但并没有带来业绩的高速增长。相反,公司2015年、2016年净利润连续下滑,2017年出现大幅亏损。
“股本越大,对上市公司经营要求越高。可以说,正是因为过度高送转,把中弘股份送上了退市之路。”某知名私募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股价低于2元/股的9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8家上市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进行了高送转,有12家上市公司在2016年年报中进行了高送转,有8家在2017年年报中进行了高送转。也就是说,有38家公司在最近5年有过高送转记录,其中不乏10转20的高比例送转。
高送转后,若公司经营不善,业绩无法实现股价填权预期,则公司股价可能一落千丈,面临面值退市危机。
以*ST康盛为例,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的高送转方案显示,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2016年5月,公司股价除权除息后,由接近30元/股变为不足8元/股。此后,由于业绩不佳,股价一路下滑。
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度和2019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截至7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收报1.57元/股,接近面值退市边缘。
缩股自救可能性小
目前A股市场常规性的缩股尚无案例可查,面临面值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可能无法通过缩股的方式,回到高送转前的状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缩股并不能改变其连续亏损的现状,也不会改变净资产为负数的事实,更不会影响市值退市标准、交易量退市标准、营收退市标准的有效实施。
据董登新介绍,以美国股市为例,缩股机制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股价太低,与公司地位身份不符。尤其是在推行股价退市标准的股票市场,低价股就是垃圾股的代名词。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改变低价股的“不光彩”形象,可以采用缩股的方式提高股价。第二种情形,上市公司为了规避1美元退市规则风险,当股价接近1美元时,缩股可以暂时性地规避1美元退市标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能逃避其他退市标准的风险。
目前,A股不少股价在1元面值上下“挣扎”的上市公司,通过增持、回购等方式,积极进行自救。
以*ST中天为例,公司7月2日晚公告,于7月1日收到《中国森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森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森宇化工油气有限公司关于增持*ST中天股份的函》,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为支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中国森田、森田投资、森宇化工决定增持不低于5000万股普通股股票,不超过1亿股普通股股票。在此之前,*ST中天已连续16个交易日(2020年6月8日-7月1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
增持公告发布后,*ST中天股价连续拉升,走出5连板行情,股价重回1元/股以上。
盘和林指出,上市公司原来可以通过卖壳的方式自救,不过现在上市通畅,壳资源不再稀缺,已基本失效。企业要有经营亮点,有想象力,才会有上市意义。如果能够尝试转型,或者注入一些优质资产,是比较实在的做法。否则,单纯通过回购,或者资产出售来保持市值,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