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新发基金募资额环比大降67.6%:股权投资行业两极分化持续发酵。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与企业科创板上市赚钱效应凸显,国内股权投资募资市场正持续改善。
12月17日,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国内股权投资募资市场共计311支基金发生募集,数量同比上升82.9%,环比上升53.2%;其中,披露募集金额的310支基金共募集 1049.87 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9.7%,环比上升34.6%。
值得注意的是,新设立基金梳理激增同时,平均募资额却呈现大幅回落。
数据显示,11月新设立基金达到112支,数量环比上升45.5%,其中披露目标规模的新设立基金25支计划募资255.04亿元人民币,环比却大幅下降67.6%。
一位股权投资机构募资领域合伙人向记者坦言,这背后,是《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叫停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代销私募PE产品业务,令多数股权投资基金倍感募资压力。
“现在我们只能依靠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所发行的PE FOF变相实现募资,具体而言,由PE FOF先完成募资,再以投资子基金的方式向他们新发行基金提供资金。”他告诉记者。但由于PE FOF投资子基金的金额有限,依然无法满足新发行基金的募资目标。
记者多方了解到,为了重启代销私募PE产品代销业务,部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主要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向相关部门建议能否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进行分级管理,即对涉足销售私募PE/VC产品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采用更严格管控标准,包括要求后者每月向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报送私募PE/VC产品相关的销售信息,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和风险监督;与此同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还需计提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相关风险损失等。
在多位PE业内人士看来,新发起基金募资之所以环比大幅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股权投资募资市场两极分化状况依然严重,即行业头部PE/VC机构根本不差钱,绝大多数中小PE/VC基金却少人问津。
清科数据显示,11月募集金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PE/VC基金共计24支,募资约为605.15亿元人民币,占据总募集金额的57.6%。
“这势必加速国内GP(基金管理人)的优胜劣汰进程。”上述股权投资机构募资领域合伙人表示。若新发行基金募资额环比持续缩水,大量中小PE/VC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收入将无法覆盖其基金运营开支,被淘汰的几率将大幅增加。
新发行基金募资额环比大降探因
“在《管理办法》出台后,我们明显感受到更严峻的募资压力。”这位股权投资机构募资领域合伙人向记者感慨说。以往他们都是通过独立基金代销机构(主要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代销PE产品,借助后者的客户渠道与营销能力,每款新发行PE产品都能募集5-10亿元,如今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代销PE产品被叫停后,他们发现募资额一下子要缩水2/3。
他直言,他们内部做了测算,当前的新PE基金募资额不但无法满足拟投资项目的募资需求,还会令基金管理团队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即管理费收入无法覆盖日常运营开支。因此,他找过多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协商新的募资方案,均被告知目前可行的操作方式,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只能通过PE FOF完成变相募资,即PE FOF先完成募资,再以投资子基金的方式向他们新发型基金产品注资。
但是,由于部分PE FOF规定单个子基金投资额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因此PE FOF对子基金的投资额受到较大限制。最终PE FOF的单个子基金实际投资额只有1-2亿元,只能解决新发行基金产品的25%募资目标。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11月新发行基金平均募资额环比大降67.6%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多数中小型PE/VC基金管理团队想要向长期投资机构募资弥补募资缺口,同样绝非易事——相比个人高净值投资者更看中新基金拟投资项目的IPO获利前景,长期投资机构投资则看中基金管理团队以往业绩是否出色稳健,相关投资决策是否科学规范,项目风险管理措施是否全面,以及项目投资的分散度是否足够高。在这些方面,多数中小型PE/VC团队尚不具备类似能力。
“其结果是基金管理团队(GP)优胜劣汰进程正在悄然提速。”多位PE业内人士指出。越来越多中小型PE/VC基金若无法解决新发行基金募资额持续走低的窘境,其管理费收入势必无法覆盖日常运营开支,只能接受被淘汰出局的宿命。
股权投资募资市场两极分化状况持续发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股权投资募资市场持续好转,行业两极分化状况依然凸显。
清科数据显示,11月募集金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PE/VC基金共计24支,募资约为605.15亿元人民币,占据总募集金额的57.6%。
与此对应的是,基金业协会数据也显示,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的GP数量仅占整个私募基金的2.5%,但他们管理着整个行业约45%资金;相比而言,资产管理规模低于1亿元的GP占比高达67%,资产管理规模占比仅有3%。
“这一方面表明行业头部机构的资金集中效应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表明越来越多LP出资人正变得相当理性。”一家国内大型PE机构投资总监向记者指出。目前,越来越多LP不再冲着一二级市场套利而大举押注Pre-IPO投资,转而看中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包括对拟投资项目的增值服务)能否创造更高的股权投资回报,因此拥有长期稳健业绩,投资理念策略已受到市场肯定的行业头部机构更受到各类LP的青睐。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越来越来个人高净值投资者也在反思自己对PRE-IPO的青睐是否给自身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数据显示,去年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总投资额达到1.29万亿,而A股二级市场的总融资额仅有1.35万亿,这意味着部分股权投资款未必能在二级市场实现获利退出,尤其是高估值PRE-IPO投资额。
这导致越来越多LP开始“向前看”——更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与成长型基金博取企业成长的股权增值红利。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众多专注高估值PRE-IPO投资的中小型股权投资基金正遭遇LP的冷遇,导致股权投资募资市场两极分化状况持续发酵。
如今,不少中小型股权投资机构已受困募资额日益缩水,不得不选择“关门大吉”,无疑进一步加速GP优胜劣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