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关节带量采购于天津开标,本次参与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的企业共48家,最终44家企业中选。此次采购范围为髋、膝关节产品,周期为2年,预计中选产品将于2022年3月开始进行采购。
由于前期的冠脉支架集采降幅高达93%,导致市场被集采的悲观情绪笼罩,相关高值耗材医疗器械板块进入长达一年的下跌阶段,估值现已跌入历史低点。
据悉,集采拟中选的人工关节产品价格从平均3万元降到1万元以内,降幅达80%以上。市场上均表示此次集采结果好于预期。相较于冠脉支架集采,此次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更加温和,能够在保证相关产品降价的同时,也为骨科类公司保留了部分利润空间。因此,集采靴子落地,市场开始反弹,当日医疗器械股午后大幅拉升,其中骨科医疗器械股更是表现亮眼。
那么,在骨科集采后,国内外骨科械企将走向何方?哪家公司值得关注?
银发经济下,骨科集采势在必行
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银发经济逐渐成为投资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到2020年末约为1.91亿人,约占总人口比例13.5%,较2013年上升3.8%。而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也已从2010年的74.8岁增加至2019年的77.3岁。因此,与年龄相关度极高的骨科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随之带来的是老年人群体对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旺盛需求。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其中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9亿元增至2020年的1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并预计于2021年达117亿元。脊柱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5亿元增至2020年的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预计于2021年增至114亿元。
图表一:我国关节类及脊柱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人民币,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格隆汇整理
一面是日益增多的患者需求,一面是居高不下的人工关节价格,这也使得骨科集采已经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国产化程度依然较低,强生、施乐辉等进口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并占有超70%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关节类产品仍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此次人工关节的带量采购有望从本质上进一步加速行业集中和国产替代。
在这次人工关节集采中,国内领先的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立医疗”),中标全部三种类别的髋关节产品。
据春立医疗资料显示,公司2020年髋关节假体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71.64%,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人工关节的集采将释放更多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公司中标全部类别的髋关节产品,将有望以价放量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图表二:春立医疗主营收入业务构成(人民币,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春立医疗:髋关节全线中标
能够全线中标髋关节产品,这与春立医疗自身的实力密不可分。
从财务角度来看,据春立医疗发布的2021年中报显示,公司整体发展稳健。202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18.57%。其中,关节假体类产品收入约为4.63亿元,同比增长16.49%;脊柱类产品收入约为1853.5万元,同比增长104.22%。公司实现毛利3.69亿元,同比增长28.18%;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33.22%;每股基本盈利为0.45元,同比增长32.35%。
因此,从国内竞争情况来看,春立医疗在同行业中拥有着较强的盈利性,本身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头地位。此次中标全部髋关节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骨科领域的领头地位。
图表三:春立医疗及爱康医疗财务情况
数据来源:春立医疗财报,爱康医疗财报,格隆汇整理
从政策来看,此次人工关节集采结果显示,国家对于这种壁垒高的产品为企业保留合理的利润空间。因此,此次集采靴子落地对于骨科领域龙头公司是个好消息,未来春立医疗中标的髋关节产品销售有望迎来新的放量增长。
多元化产品创新,打造国际化新格局
医改腾笼换鸟之际,在经历过此轮集采后,未来的器械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要想在大变革中破茧成蝶,医疗器械的发展路径无外乎两条:“创新+国际化”。
对于械企而言,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从而避免同质化产品进入集采的命运。即使进入集采谈判,差异化创新产品也能够享有更大的议价权,同台竞争中胜率更大。换言之,创新因素将成为未来医疗器械产品竞争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能否“出海”也是未来影响医疗器械估值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在国内“内卷”,打开海外市场博得另一番天地,成为械企不错的选择。然而“出海”壁垒高,能够真正做到国际化业务布局的企业少之又少,能够做大做好的企业未来将会是投资市场上的香饽饽。
回到此番讨论的春立医疗,来看一下公司是否满足“创新+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从产品管线上来看,公司具备多元化产品组合,主要包括关节假体产品和脊柱类植入产品,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如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颈椎、胸椎、腰椎等。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持有37项用于生产医疗器械的注册证及备案凭证,其中13项为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2015年4月,公司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获得BIOLOX?delta第四代陶瓷关节假体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涵盖半陶及全陶关节假体产品,是国内最早生产先进关节假体产品的企业之一。并于2020年5月,公司BIOLOX?OPTION带锥套的陶瓷头产品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此陶瓷头注册证的企业,填补了市场空白。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反置肩关节产品的公司;今年8月,春立医疗获批《单髁膝关节假体》注册证,成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活动平台单髁和固定平台单髁的企业。
公司在关节类产品上,分为标准关节假体产品和定制/组配关节假体产品两大类。值得一提的是,在定制关节假体产品中,公司的传统定制产品满足特定患者的需要,专门设计、制造;组配定制产品由现成组件临床组配而成。相较于传统定制,组配定制产品生产及组配时间更短,可以尽量减少医疗手术出现延误。
此外,今年3月,春立医疗160型股骨柄、脊柱融合器、肩关节假体三款产品分别获得北京市新产品新技术(服务)证书,同时春立医疗“北京市人工关节功能实验室”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国内首家在新产品研发机械性能实验上,具备自主能力的企业。体现出公司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及市场对公司的认可。
图表四:春立医疗关节假体产品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图表五:春立医疗脊柱类产品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在技术上,公司是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引进有关DAMIS(前侧入路微创髋关节技术)及欧洲先进微创技术的企业,带动公司微创产品的销售。
同时,春立医疗还将产品研发拓展到了机器人领域,研发出国内首个手持骨科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将推动产学研及医工结合的深度融合,打破智能化国产医疗器械短缺的僵局,助力医疗器械行业的迭代升级,开启精准医疗新时代。
图表六:长江INS-智能机器人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春立医疗除了在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上持续创新,还在销售上拓展了新的经销模式,并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巩固自己在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地位。
随着国家“两票制”政策的推广,春立医疗在传统经销模式的基础上,拓展了两票制经销模式。其庞大的经销网络不仅覆盖中国所有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的多间医院,还采用海外经销、ODM、OEM的销售模式,将产品出口至亚洲、南美洲、非洲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春立医疗的关节类产品占总营收的95%,而关节类产品又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据标点信息相关数据,春立医疗2019年占据国内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8.96%的市场份额,在所有本土企业中排名第二。在此次集采的加成下,相信春立医疗未来有望占据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
小结
有投资者曾戏谑道“未来,万物皆可集采。”但笔者想说,完全不必谈集采色变。当市场慢慢适应相对温和的集采结果,高值耗材的悲观预期正在逐渐修复。对照过往药品从第一轮集采的惊恐到集采进入常态化,回溯每次的悲观预期都成为投资的“黄金坑”。如今,骨科集采落地,被错杀的优质标的将逐步得到修复,后续弹性较大。
如何界定优质标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出发来进行判断:在行业中的地位,在行业政策变动中的表现情况,未来公司发展是否顺应时代潮流,也就是看公司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对于此次探讨的春立医疗而言,过去,春立医疗作为国产骨科的第一梯队,在资本市场凭借亮眼产品管线走出两年翻20倍的恢宏走势。当之无愧的可以被纳入医疗器械骨科领域优质候选标的之中。
现在,春立医疗在此次骨科集采中,髋关节全线中标,国产替代将快速放量。虽然市场对于膝关节产品未能进入中标有所担忧,但膝关节假体产品体量占比较小,影响有限。并且此次所有膝关节中标厂家均为低价中标,而公司膝关节领域具有竞争力,无需做过分担忧。
未来,公司的发展路径上契合器械行业未来的出路,创新与国际化布局双轮驱动。在国家政策对国产医疗器械支持下,春立医疗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进行产品升级,有望成为集骨科、牙科产品、生物科技、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等多学科、多领域的全产业链生物医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春立医疗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已经通过,多家知名基金参与其中。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公司PE/PB BAND处于估值中枢下限区间,伴随着此番集采落地,估值有望得到修复,值得长期关注与期待。
图表七:春立医疗PE/PB BAND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