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南方基金骆帅:均衡成长持续攀登。
投资就像是攀登高峰,对于南方基金骆帅而言,这座高峰没有终点,他会始终奋进,不断向上。
数据显示,骆帅自2015年年中接手南方优选成长基金至今(2021年5月21日),产品净值上涨超过200%,长期业绩优异,每一年度都可以保持市场上游水平,回撤控制较好,给予基民良好的历史投资体验。
对于骆帅的投资而言,“均衡与成长”是重要的关键词。致力于挖掘个股的高成长性,保持组合行业均衡与稳健的状态,同时注重安全边际,是骆帅多年打磨的投资方法论。
对于后市,骆帅坦言,市场或许还会经历一段时间震荡,但他并不悲观。产业层面国产消费品牌的全球崛起,以及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都是重要发展趋势。均衡的风格或更适合当前震荡市场,消费、制造与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骆帅,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董事。2009年加入南方基金,2015年6月至今任基金经理。
行业均衡成长风格
对于自身投资风格,骆帅坦言:“我觉得是建立在行业均衡基础之上的成长风格,行业上比较均衡,没有在某一个方面特别集中,基本是偏成长股的投资思路。”
国内基金经理一般受巴菲特影响较大,往往会陷入思考,到底是选择价值还是选择成长?在骆帅看来,好的投资标的,需要利润和收入上的高速成长,而且有相当的增速,至少要比GDP增速高一倍以上。
“不进则退。”骆帅思考得出,从哲学维度而言,这个世界是在往前发展的,一个事物如果不增长,很容易陷入停滞或者衰亡的状态。
在骆帅看来,企业的基本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而且要不断改善提升优化,无论是成本上,还是产品力上。一般而言,这种改善的过程会带来收入或者利润的增长。除非这个赛道本身是萎缩的,例如有某一个产品逐渐被用户抛弃从而消失,这个时候公司需要转型,或者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偏向于成长性较好的投资标的,总体上是哲学层面的认同。基金经理对世界的看法能影响投资思路,有的人喜欢低估值,一直在寻找安全边际。“我还是喜欢有增长的东西,在变化、成长中寻找机会。”骆帅坦言。
在选股时,骆帅会重点关注公司的竞争力及增长性。
“竞争优势”在骆帅的选股中尤为重要,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希望是行业龙头。如果是小公司,最好是行业体量还不大,处在高速成长期,但行业地位一定要占优。不会因为公司小就可以容忍行业地位相对较弱。
“我不会因为一个公司体量较小,从而接受二线或三线龙头。对于一家小公司,我也希望它是行业第一名,应该甩开第二名较多,这对大小公司而言都是适用的。”骆帅表示。
业绩增长性方面,骆帅坦言,更多的是看空间。如果是小公司,最好有10倍空间,如果只有20%、30%空间,不如买一个大公司或者金融股相对有确定性的估值修复机会。小公司买起来难度更大,不确定性更高,如果没有特别大的空间,就需要认真考量这笔投资的必要性。
在组合管理时,骆帅很少会做产品仓位的择时调整,从过往的基金定期报告来看,一般仓位会维持中等偏高水平。他阐释,因为市场处在极端估值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给予基金管理人大幅度降低权益仓位的时间有限。在这之外,还应在大部分时间保持高仓位,毕竟权益市场总体上能保持较好的增长。
寻找性价比更好的资产
南方优选成长是骆帅旗下基金产品的代表作之一。回溯历史收益曲线不难发现,在骆帅管理的五年多时间里,产品净值表现稳健,每一轮的新高和新低都比之前上一个台阶。
从全市场来看,基金产品历史上每一次回撤都相对较小,和基金经理对于安全边际的追求紧密相关。
“如果一个东西太贵,我宁可不要后面那部分泡沫的估值,甚至有意识地舍弃掉一部分。”骆帅坦言。
他举例指出,曾经重仓某一家企业,在卖出后这家企业经历大基金入股等利好,后续又有一波上涨。对此,骆帅并不后悔,原因在于“市场中各方的估值体系并不一样,自己只赚比较稳妥的这部分钱。”
因此,虽然是成长股风格,但骆帅对于估值仍旧有自身特定的要求。当公司估值超出自身理解范围的时候,会选择减仓或卖出,无论这家公司的热度有多高。
对股票进行估值,对很多人而言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骆帅而言,他表示如果换一个思路来思考,或许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难。
“估值是心理层面和市场集体性层面的东西,它的变化是缓慢而持久的。”骆帅指出,从美国上百年的历史来看,一百年前格雷厄姆时代估值非常低,才发展出“捡烟蒂”的投资方法,即买净资产以下的东西。但到了巴菲特时代,就很少用“捡烟蒂”的投资方法,因为很少有公司价格在净资产之下。一旦到净资产之下,说明公司本身很成问题。
众所周知,巴菲特是偏价值成长风格,但在骆帅理解中,这是合理估值下的高盈利增长。像国外某些食品饮料龙头企业,最近这些年由于利率进一步下台阶,同时科技创新发展较快,市场整体估值继续往上走,有时候已经很难单纯从估值高低来判断科技股的价值。骆帅认为,一种思路是这可以从大的利率环境来解释,因为这一百年里利率基本是一直往下走的。
骆帅同时强调,要把估值作为一个“给定因素”来看待,不能简单说当前估值不合理。作为整个环境而言,估值本身的分化或许会长期持续。例如有些成长股的估值,比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的公司要贵很多倍。原因在于当前环境变化太快,虽然基础科学技术没有太大进步,但应用上变化非常快。过去这些年最大的一轮就是以电商、云计算、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浪潮,未来的虚拟世界以及生物技术上的bio-tech技术手段也是一种新的突破,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剧烈变化,再加上全球范围内利率体系很难回到上个世纪的水平,因此要对高估值状况有一定容忍。
那么该如何看待个股的估值水平?骆帅坦言,需要根据自身的预判,如果认为这只股票三年或五年后增速平稳下来,所谓平稳下来就是认为它可以维持大概十年以上的增长速度。以那个时间点倒推回来,根据它的商业模式、行业地位给予相对不那么高的估值,给予当前市场下成熟企业的估值,比如20多倍,再倒推回今天的股价,看复合收益率是否能达到15%以上,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算是合理,否则就不在个人能理解的范围之内。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对于公司的理解去调整,不能说一个公司100多倍估值就一定不合理,也许是我们自己没有理解到位。”骆帅坦言。
个股的估值性价比思维,对于骆帅而言时刻铭记于心。“如果你知道A公司跟B公司的质地和成长性都很好,A公司更便宜,那你肯定应该选A公司。”骆帅表示,“不能因为市场环境不同而放松要求,我们永远在寻找性价比更好的资产,今年也不例外。”
关注消费、制造、医疗方向机会
展望当前市场该何去何从?骆帅首先复盘,A股过去两年连续上涨,然后经历调整,今年春节是一个分界点,基本可以定义为市场的高点。
从历史来看,市场从高点回落基本需要两个季度到一年时间。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也只调整了一年时间,大部分调整是两三个季度,例如2018年是三个季度,2015年是两个季度。
过去A股历史上的调整大多是两到三个季度,2月份到现在正好已经一个季度。因此,在骆帅看来,后续市场或许还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幅度并不确定,但也应当保持长期积极的看法。
从产业视角而言,骆帅指出,国内很多企业在过去这一轮发展都有很大变化,比较明显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品品牌认同感在提高。在必选消费方面,消费者对国货进一步青睐,国潮兴起。同时也出现越来越多新品类,特别是扫地机器人等3C类比较新的产品,国产品牌在海外份额非常高,尽管在传统品类格局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在一些新的品类上,中国的消费品品牌仍非常有竞争力。
二是制造业上的数字化、智能化。这也是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界的共识,在数字智能化上,比海外领先很多。从竞争力的角度,中国的很多制造业企业不弱于外资,只是在比较难的高端产品上确实存在一定技术差距,但也能做到对方80%-90%的水平,在一般产品上已经跟对方比肩,成本甚至比对方低20%-30%,并且还在不断继续降低。有时候会有人提及国内人口红利的衰减,但骆帅指出,当前国内制造业机器人协作替代的速度,或许可以弥补甚至超过红利消失的速度。因此,中国的制造业未来在国际上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在骆帅看来,当前中长期的重要投资主线之一,就是要看企业与产品这一轮全球化的速度。一方面是在国内替代外资品牌,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包括连锁业态、医疗、消费在内的很多成长股,本身的增长跟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小,增速一直保持平稳,可能疫情时有加速、减速,但长期来看差距不大。这类公司在这一轮估值调整后,相信大部分优质企业仍能回到前期水平,盈利增长不太受影响。
谈到震荡市如何布局,骆帅认为,均衡风格更加适合,能在大部分市场环境中取得相对不错的收益,但无法仅靠风格本身在某一种市场中处于比较好的状态。过去几年A股不断有新的牛股出来,在均衡风格下,更能捕捉到下一轮的机会。
落实到具体行业,骆帅认为,整体方向上看好制造业、大消费、医疗这些主要赛道。后续仍然会在这三个领域选股,观察具体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调整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