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国产医疗器械全产业链优势凸显5G和AI升级诊疗协作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正值中国春节假期,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等各类医疗物资紧缺,各地各部门迅速组织企业复工达产、增产扩能,千方百计保障物资供给。同时也从国外订购物资支援国内防疫工作。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国内疫情就得到有效控制,如今海外疫情却愈演愈烈,各类医疗物资严重短缺。
国内供应链体系经受住考验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体系,疫情初期物资紧缺,是因为大多数工厂已经早早放假,疫情又导致工人返岗困难与物流运输不畅,随着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各行各业的支援,医疗物资供应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现如今已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目前很多医疗器械企业已开始供应出口,为海外防疫做出贡献。
据企查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内拥有呼吸机注册证的企业有31家,其中有22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含“进出口”,占比超70%。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介绍,目前我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企业的呼吸机产品约占全球产能的五分之一,已签订订单2万台,日产能2万台。
陈红彦认为,目前海外医疗物资的短缺,与此前中国医疗物资短缺的原因,有着根本的不同。“口罩、防护服,乃至额温枪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大多数属于低值耗材和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特点就是技术水平不高,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大部分,这些产品中虽然有的国外品牌人们耳熟能详,但他们的生产基地大多在国内,高人工成本的欧美本土很少生产这类产品,也没有相关供应链,无法像我们一样快速改造生产线,生产应急医疗物资。”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报告》指出,受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支持政策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7000亿元。总体来看,中国医疗器械出口还处于成长阶段,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前瞻产业研究员、分析师黄斌城表示,通过科技开发,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种类对进口产品的替代率已超过90%,中国目前已能生产包括医用电子仪器、光学仪器、超声仪器、激光仪器等68大门类、3400多品种、1.1万个规格的产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在出现新的门类。
上万个规格的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能够满足大多数医院科室的需要,特别是常规和中低档品种比较齐全。但黄斌城也坦言,与国外相比,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处于中偏下水平,我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明显小于国外企业,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国外企业仍处于垄断地位。
面对疫情的突然暴发,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分工不同,在产业链协助下,可以更快地应对医疗物资紧缺情况,企业的跨界生产成本也更低,能够快速转型生产医疗物资。五菱、比亚迪、格力等企业纷纷改造生产线,生产口罩、防护服,嘉化能源、广州浪奇等化工企业,也通过生产线调整,转而生产消毒液和其他消毒用品。
先进科技与AI助力疫情防护
不仅是国内外医疗器械生产供应体系不同,我国面对疫情能够高效匹配医疗物资和人员管理,还离不开对AI等新技术的应用实践。
爱分析医疗分析师姜凯燕对记者介绍,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解决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响应民众诉求、提供社会服务的有效手段,防疫外呼机器人、疫情防控问答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大规模应用,解决了很多地方防疫部门人员短缺、存在感染风险的痛点。
姜凯燕表示,上海在实行口罩预约购买的过程中,便运用了防疫外呼机器人,外呼效率大幅提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话服务是防疫的手段之一,它更适合用于较为紧急的场景,而非紧急的咨询性服务,比如防疫知识的咨询问答,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无需通过电话服务来实现,可以通过公众号、App等移动互联网手段来实现。
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对记者表示,AI医生问答、导诊机器人、AI辅助诊断等AI设备,正在逐步取代一些机械劳动,辅助医师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患者就医前,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医护人员便存在较高的被传染风险,使用机器人导诊,可有效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孙宏涛说。
随着5G商用的发展,AI机器人进入了手术领域。红云医疗产品经理丁龙飞对记者表示,公司已经从过去远程视频问诊、专家直播、医疗培训等软件服务,一步步走向远程可视医疗系统和基于5G网络的AI辅助手术设备,这种转型也是基于医院的需求做出的变革。
“5G和AI正在改变医疗协作模式,传统医疗体系与互联网的关联度,得益于5G被进一步加强。一个偏远山区的患者得到大医院名医的诊治,并不一定要双方到场,一台电脑,一个在线诊疗设备,甚至一个远程手术室就可以实现。”丁龙飞介绍,我国在远程诊疗领域进行探索的有互联网公司、医疗器械公司、科技公司等,路径并不相同,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也不弱于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