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强化针对性政策举措实施的同时,需要更好地统筹财政与货币、总量与结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才能行稳致远。
7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202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维持稳健复苏态势,2021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2021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比2019年同期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高达21.7%。经济增长相对平稳,没有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适宜的。
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经济的冲击,需要妥善的政策加以应对。2020年底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我国制造业和产业链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仍然有限,国内总需求也相对不足,中游制造业面临供给和需求双重挤压效应。其中,中小微企业面临上游成本上升而下游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更为凸显,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性支持的重要性日益提高。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政策应对,并强调要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准对于改善金融机构流动性、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当然,上游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不足等问题还需要更多更加直接、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或将更为复杂,需要更加强调经济政策的全局统筹和结构部署。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大,特别是消费相对不力的影响将日益显性化,这要求总量上整体保持稳健的政策基调。这不仅要求货币政策要在总量上保持稳健甚至边际宽松,而且更要求财政政策要更为积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保障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为直接。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亟待更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比如,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0倍,而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私营企业利润仅同比增长56.3%,是各类企业利润增长最慢的部门。私营企业利润增长最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营业成本较高,1-5月份私营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09元。从工业企业的利润结构看,支持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促进综合成本下降的政策有一定的必要性。
对货币政策而言,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关键。2021年货币政策整体稳健,无论是货币层面还是信用层面总体是适度的,货币部门在为实体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做出了诸多政策安排。但是,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较高的资金成本,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引致的顺周期效应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致的“输入性通胀”,同时也与货币政策传导特别是在信贷市场中传导顺畅性相关。相对于降准补充商业银行流动性而言,如何更好地使用商业银行存量资金可能更为关键,如何顺畅化商业银行的信用转换可能更为基础。比如,本次降准将释放的1万亿元资金,将有较大部分用于偿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填补税期高峰的流动性缺口等。本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为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能够降低实体部门多少资金成本,更多要依托政策传导的绩效。
更为重要的是,宏观政策协调统筹是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核心。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和保就业等领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为显著。2021年上半年财政收支结构中,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其中,2021年4-5月份财政收入规模高于财政支出规模。这其中有基数效应和全年统筹的原因,但是,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仍然是稳增长和保就业的关键之一。
总而言之,面临复杂国内国际形势,面临新冠疫情冲击,特别是中美经济增长趋势可能出现分化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中求进是基础性的。在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强化针对性政策举措实施的同时,需要更好地统筹财政与货币、总量与结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才能行稳致远。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