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 研究员 许梦旖 广州报道
随着宠物消费升级、人们养宠观念转变,宠物赛道市场野蛮生长,有关宠物的新型业态更是层出不穷。
近日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低出生率及老龄化问题加剧,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处在物质消费和情感消费的边界,完成“被陪伴”需求的“萌”经济可能远超过千亿市场。
自有记录可查起,从1988年上海海关申报第一只进口宠物“博美”到2020年,中国总宠物量已超美国达到亿级水平。得益于中国宠物市场的强大需求,自2017年起,国内宠物经济潜力快速释放,成为世界第一的宠物经济市场。不同于其他风口的突然火爆,宠物经济的火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等到浮出水面时,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宠物的“医食住行”继续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宠物经济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从各宠物赛道看,2020年上半年,融资规模最高的宠物医疗注入15.12亿元,宠物食品领域获得11.66亿元融资,宠物店获得8.19亿元融资,宠物用品获得2.75亿元融资,宠物智能获得1.96亿元融资,宠物电商获得1.45亿元融资以及宠物服务获得1.44亿元融资。
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通过对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用品及宠物电商App等各产业环节的观察分析,对“它”经济行业细分赛道的现状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归纳与预判。
宠物食品:主粮市场“神仙打架” 零食或成潜在突破口
宠物食品涵盖了零食、罐头、干粮、鲜粮、主食等,其利润和前景甚至可比普通餐饮业。据统计,宠物食品近1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21.5%,2020年市场规模达700亿元,同比增长75%,呈现刚需高频的特征。对标成熟市场,华安证券预计中国宠物食品空间在4000亿元左右。
养宠人群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彰显了宠物主可观的消费潜力。从养宠消费结构来看,商品消费超过服务消费,宠物食品消费是最大的养宠支出,日用品、保健品分居第二、第三,依次占比74.0%、41.0%、28.6%,服务类消费虽然种类较多但是相对低频,宠物医疗在服务消费中占比最高,达17.6%,其次是美容洗澡,达12.3%,再次是训练、寄养。
2020年,宠物消费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其中宠物主粮占据接近950亿元份额,霸踞宠物消费榜首。宠物主粮市场依旧以每年百亿级增速奔跑,年复合增速34.5%。作为宠物消费中占比最高的品类,主粮是科学养宠的重要环节。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主粮的品类也不断细分,功能更加细化。主粮市场以膨化粮为主,占据猫、狗粮市场的95%以上,而主粮生产远比消费者想象的简单许多,其营养物质也可以简化为各类动物肉粉、添加辅材、强化宠物某个时期的营养主要需求的某种蔬菜粉、水果粉,进行膨化。
从现有市场情况来看,部分头部宠物企业已经具备品牌识别度,且借助线上销售、电商平台等模式快速崛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宠物主粮赛道竞争激烈,但份额快速崛起的宠物零食同样有着很大的机会。其中,中宠股份(002891.SZ)是国内最早的宠物食品企业,深耕赛道20余年,主营出口级品质的宠物零食,以海外ODM/OEM起家。现阶段公司着力研发自主品牌,布局宠物干粮、湿粮、罐头等领域,旗下品牌包括Wanpy顽皮、Zeal真致等。由此可见,选好竞争赛道,并紧抓线上销售扩大国内份额的企业将具备显著优势。
光点资本创始合伙人符正指出,猫粮和狗粮两个市场是截然不同的打法。猫粮依旧是国外品牌的天下,目前进口占比还很大,一些猫粮公司虽然拿了融资但很难起量。狗粮的初创公司没有对标高端品牌,更多是做国民品牌。短期内,宠物主粮的格局相对稳固,新品牌比较难破局。
2020年我国宠物零食市场规模约为36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为37%,约占食品细分品类规模的32.5%,且存在提升趋势。虽然在宠物干粮方面,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难以撼动,但其在零食和保健品市场布局力度较小,是国内宠物食品企业的主要突破口。现阶段,我国仅有约15%的宠物零食市场份额被特定公司占据,集中度低。国产宠物品牌仍可通过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在同主粮竞争的过程中实现零食突围。
其中,宠物食品在电商渠道的销售增速可观,远超宠物医院、商超等渠道,在2019年已达到53%的市场份额。同时,国货“潮经济”的崛起和文化认同感的提升,让国产宠物食品凭借高性价比吸引到众多没有品牌产地偏好的宠物主,国产品牌在未来也有望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认为,宠物零食是国内品牌在竞争中突围的有利方向之一,结合市场需求和科学喂养的普及,国内宠物零食赛道或具较大发展潜力。
宠物医疗:资本押注暴利赛道
宠物赛道里,宠物医疗一直是一级投资市场的“香饽饽”。宠物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提升,让保障宠物健康的医疗成为刚需,高额宠物医疗项目需求量越来越大。相配套的宠物保险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是顺应宠物行业发展产生的宠物保险没有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运营效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导致普及率和接受度都不高。2014年国内第一个宠物医疗险推出至今,发展依旧不乐观。
除了宠物主的切身体验,宠物医院给出的就医价格似乎也证明了这是一个暴利行业。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发现,在大众点评上,北京人气最火爆的几家宠物医院标价之高令人望而却步。用最常见的母猫绝育手术为例,价格最高的宠物医院收费达4999元。此外,宠物做一次核磁共振的价格同样在4000元左右,其价格远高于三甲医院患者核磁共振费用。据国联证券统计,给宠物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费是500元左右,涉及到手术则要花费5000元以上。
众多事实堆积在一起,暴露出一个矛盾无比的现状:宠物医疗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暴利行业,但却仍有许多从业者根本赚不到利润,甚至需要依靠售卖宠物用品、提供宠物寄养服务、推出宠物美容项目等业务模式创造收入。
发展至今,宠物医疗行业已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条。上游是宠物医疗产品供应商及生产商,为宠物医院提供检查设备及生物制药;负责链接上游和中游的则是宠物医疗产品渠道商,渠道商取得厂家的代理或经销权限后,再将产品销售至中游的宠物医院;产业链下游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付费对象,即宠物主,另一部分是就诊对象,即宠物。
矛盾或许就发生在中间环节上,原因无非是宠物医院越来越多。宠物数量的高增长直接带动了宠物医院数量的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共有17000多家宠物医院,2019年2月,宠物医院的数量变成了19000家,到了7月份,这一数值激增至23000多家,短短5个月时间,宠物医院的数量增长4000家,速度可谓极快。宠物医院如雨后春笋般“一茬茬”冒出,可由于投资成本高,虽然商家试图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接诊量过低的事实让同区域内的宠物医院之间为了获客,甚至开始不惜成本大打价格战致使利润空间所剩无几,最终导致年营收增长乏力。“饮鸩止渴”的价格战让超过70%的宠物医院处于业绩零增长或者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宠物医疗行业,试图分得一块儿大蛋糕。2018年8月,宠物医疗连锁企业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与高瓴资本进行全面整合,新集团拥有超过1000家宠物医院。处于行业第二的瑞派宠物医院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拥有超过400家宠物医院,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稳定上升中。
不过,疫情过后,宠物绝育订单量涨幅达到163%,宠物洗澡美容SPA订单量上涨348%,宠物疫苗订单量上涨240%,宠物业迎来一波补偿式消费,“氪金”式养宠来袭让宠物消费迅速回暖。除此之外,疫情期间云经济发展迅速,“云吸宠物”模式更加成熟,从以往的看图说话、视频逗趣等形态升级为24小时超长直播、隔屏互动,让观众充分体验“云养宠物”。2020年2月,淘宝宠物直播场次同比增长375%,每天观看人数超100万,据《2020快手宠物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5月,快手上每5.4秒就有一场宠物直播,日均直播时长1.6万小时,宠物观众数量超1亿,而快手的活跃宠物作者数量也达7.5万,80、90后宠物作者占比达80%,宠物们的带货能力不容小觑。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认为,疫情放大了“云吸宠物”的经济效益。后疫情时代,“云经济”成为流量第一入口,或会以更具爆发力的形态发展。(本文系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21行业投融资研究之消费服务》系列研究成果之五,完整版详见21财经App)